·设为首页·添加收藏 
目前的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理论前沿
【 字号: 【打印】 【关闭】 视力保护色:
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助力共同富裕建设的实践思考与路径探索

日期:2021-11-18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诸暨市委编办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并将“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写入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赋予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光荣使命。诸暨作为浙江省首批试点,有能力、有优势、有责任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挑大梁、当先锋、做示范。《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指出,机构编制是党和国家机构组织形态的基础要素,党和国家机构体制机制是否完善、职能配置是否科学、内设机构是否适当、人员编制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党治国理政的组织基础及效能发挥。立足新发展阶段,如何使机构编制工作在诸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均衡、高效能治理三个方面发挥出积极主动的作用,构建好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四梁八柱”,这既是推动共同富裕、打造“重要窗口”的必然要求,也是开创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新局面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助力高质量发展,为夯实共同富裕物质基础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坚持党管机构编制,强化党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的基本遵循。这就要求机构编制部门必须关注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贯彻好落实好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大战略部署,科学念好体制机制“立”、“统”、“分”三字决,带动机构编制资源优化配置,不断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蛋糕”做大、做优、做强,实现“大河有水小河满”,持续提升实体经济质量与能级,夯实共同富裕经济基石。

(一)念好“立”字决,强化体制机制创新。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机构编制工作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工作,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效率效能都需要机构编制部门立足时代特征,强化创新意识,不断开疆拓土,研究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方法、拿出新举措,让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行稳致远。其中,要注重把握体制机制的基础性地位,它就像人体的“骨骼”,只有把骨骼框架立起来,立好立稳,各项工作才有了支撑点和连接点。步入构建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个重要阶段,着力激活块状经济,诸暨市委编办按照市委工作部署统筹谋划设立市政府派出机构诸暨科技城建设管理办公室积极推进科技城、G60创新港区域的开发、建设和管理工作,这是站在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高度上,基于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做出科学判断,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努力打造县域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融杭接沪示范区、数智创新集聚区,为实现共同富裕引入人才流、科技流、信息流、资金流,充分发挥好机构编制服务大局的作用。

(二)念好“统”字决,激发体制机制活力。实践告诉我们,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进程,机构编制工作的环境、条件、理念不会一成不变。一方面,机构编制部门要深刻认识到共同富裕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历多个阶段,从全民共富、全面富裕、共建共富和逐步共富,进而实现共同富裕;另一方面,要积极适应经济社会的变化,通过体制机制的不断调整深化来适应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按照从严从紧控制机构编制的原则,机构编制部门要坚持科学统筹,坚持“瘦身”与“健身”并重、“减法”与“加法”结合,最大限度发挥机构编制资源效益。以诸暨市整合提升开发区(园区)为例,统筹诸暨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诸暨现代环保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机构编制资源,整合设立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中共浙江省诸暨经济开发区工作委员会、浙江省诸暨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共减少内设机构3个、事业单位3个、事业编制6名,突出诸暨开发区体制改革的目标定位,引导开发区突出经济管理、开发建设和投资服务的主责主业,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引导和优化营商环境的职能,在推动开发区的新一轮发展、打造高能级战略平台上实现轻装上阵。

(三)念好“分”字诀,发挥体制机制优势。党和国家机构的设置、机构职能体系的建设既要讲“统”,也要讲“分”,做好坚持政企分开、事企分开的文章,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解决事业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效益不高等突出等问题,确保事业单位回归公益属性,同时强调将应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生产经营活动交给市场,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充分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为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优势。以诸暨市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为例,对市专利事务所等经营类事业单位采取撤销建制的办法,逐步将其转制为企业,依法赋予转制企业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充分激发活力和创造力。在顺利完成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的基础上,全市事业单位清理规范更加注重重新界定事业单位职责,事业单位“三定”规定中明确写入“不得从事生产经营类活动”,在市场资源配置上营造好体制机制优势。

二、助力高水平均衡,为推进共同富裕协调发展提供机构设置保障

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诸暨市作为首批试点,要坚持好城乡一体化、区域协调发展这一推动共同富裕的独特优势,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率先探索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路径的关键在于优化机构设置,做到两个“有效衔接”。

(一)有效衔接上级政策,促进城乡发展差距持续缩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已成为历史必然。机构编制工作必须立足诸暨实际,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做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结果,培育壮大茶叶、香榧、同山烧等富民产业,加快乡村特色产业“六产融合”,高质量推进诸暨“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例如,诸暨市按照中央、省委相关精神和要求,一是在市农业农村局增挂“市乡村振兴局”牌子,将原扶贫开发有关议事协调机构职能并入农业和农村工作领导小组,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二是增设市农业农村局内设机构宅基地管理科,统筹推进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实施办法,切实解决宅基地所有权监管缺位、资格权保障路径单一、存量盘活机制受限等制约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空间的突出问题,加快构建城乡深度融合发展的“双向开放”新机制。

(二)有效衔接市级规划,促进区域发展差距持续缩小。区域协调发展是我们推动共同富裕的独特优势,为充分挖掘区域发展特色优势、持续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不断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诸暨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规划了区域发展的整体蓝图,在诸暨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中提出“参与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带、古越文明文化带建设,加快五泄景区、枫桥古镇二期、同山烧小镇等项目建设运营,推进省级文旅消费城市试点,旅游收入增长达到 10% 以上”。为积极推进区域发展与共同富裕战略的规划衔接,诸暨市着重研究探索旅游区、景区等区域发展。例如,重新设立五泄管委会相关内设机构、事业单位,解决当前管理体制不畅、发展空间受制、面临摘牌风险等问题,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立健全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激活诸暨山区内生发展动力,做优做强特色生态优势产业,使生态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和转化,补上诸暨区域发展中的短板。

三、助力高效能治理,为构建共同富裕良好环境提供编制资源保障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机构编制部门要在社会治理工作上积极作为,管住、用好、盘活编制资源,持续推进力量向一线下沉、资源向一线倾斜、服务向一线集中,高水平高质量推进县域治理现代化,构建让民众舒心安心放心的社会环境,努力把社会治理优势转化为共同富裕的全局胜势。

(一)把编制资源“管住”。编制资源作为重要的政治资源,在科学调配人员力量、提高工作效率、保障重点工作运行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随着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人员编制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在部门单位发展任务越来越重、管理事务越来越多、职责分工越来越细、涉及范围越来越广的新形势下,让有限的编制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这就需要机构编制部门在严格管理和科学使用两者间找到平衡点。例如,诸暨市探索实行编制人员“双锁定”,即锁定部门派驻镇乡(街道)机构的编制数,实行“专编专用”;锁定下沉到“基层治理四平台”纳入镇乡(街道)统筹管理的派驻人员。通过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备案管理,摸清派驻人员数量分配,对派驻人员实行动态监督管理,确保派驻人员在同一镇乡(街道)工作期限不少于2年。以严格派驻人员编制管理,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障基层人员力量稳定方面,目前已初显成效。

(二)把编制资源“用好”。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把编制资源花在“刀刃”上。通过编制资源的倾斜,带动基层运行机制、服务职能、协作联动向基层治理倾斜,不断提高基层职责履行和事项承接能力,实现“基层事情有人干、基层统筹有人管、基层事情基层办”。今年以来,诸暨市以“县乡一体、条抓块统”基层管理模式为基底,以“基层治理四平台”为依托,持续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根据诸暨市406项综合行政执法事项划转情况,统筹增加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参公事业编制30名、编外用工控制数30名,重新发文调整镇乡(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员额及编外用工控制数配备,共下沉69名参公事业人员、194名执法辅助人员到基层中队,确保85%以上的执法力量充实到一线,切实为基层明责减负、赋能提效。

(三)把编制资源“盘活”。按照“严控总量、统筹使用,科学增减”的原则,在管住机构编制总量的前提下实行动态管理,统筹整合编制资源,分离动态编制的使用权和所有权,把有限的机构编制资源用在“刀刃”上,聚焦重点领域,向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改善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等重点工作倾斜,面向基层一线、执法一线、应急一线、抗疫一线精准投放,努力实现机构编制资源优化配置和使用效益的最大化,解决基层“有编无用”和“无编可用”的矛盾。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按照“严控总量、盘活存量、调优增量”的要求,诸暨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人社局联协同探索建立人才编制“周转池”,统筹编制数量60名,为高层次人才引进提供编制保障,推动人员编制向基层一线倾斜、引导优秀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不断夯实社会治理的人才储备。

步入新发展阶段,机构编制工作的定位、内涵和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全局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实现共同富裕已然离不开体制机制和机构编制保障。机构编制部门要主动作为、敢于担当、奋勇争先,发挥好机构编制工作对于党和国家事业大局的服务作用,为实现全体人民普遍达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提供有力制度和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