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添加收藏 
目前的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理论前沿
【 字号: 【打印】 【关闭】 视力保护色:
上虞区委编办关于公办文化类场馆的调研情况

日期:2022-04-08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上虞区委编办

一、公办文化类场馆的建设、运行情况

目前上虞区有区级博物馆(国家二级)、图书馆(国家一级)、文化馆(国家一级)各一座,区文广旅游局还管理了非遗展示馆、罗步臻艺术馆、娥江影视厅、乡贤馆、地方艺术馆等多个公共文化场馆。在乡镇、街道一级,目前有区文化馆分管20家,区图书分馆10家、城市书房10家、天香书吧26家、农家书屋284家。以上场馆均在正常运作,其中284家农家书屋也全部纳入了区图书馆的通借通还系统。另外,上虞博物馆异地新建工程已经基本完工即将正式开馆运行。

二、文化类场馆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场馆布局有待进一步织密。从目前区内文化场馆分布与群众期待看,公办文化类场馆还有不少空白点。如目前还有10个乡镇(街道)没有图书分馆,三大馆之外的文化场馆作为曹娥江“一江两岸”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也集中于城区的百官和曹娥两个街道。

2.场馆功能有待进一步开发。目前各类场馆均围绕主题功能进行开发,功能单一、使用效率低,具备吸聚效应的复合型文化类场馆比较少,如博物馆仅仅进行文物展出,与之相关文创产业、文化会客厅等业态发展停滞;又比如图书馆仅提供图书借阅功能,能够吸引人流量的文艺类讲座、活动举办较少。

3.不同场馆之间互动比较少。从业务区分看,图书馆、文化馆属于文化艺术线,博物馆属于文博事业线,两者日常互动不多,即便是同属文化艺术线的图书馆与文化馆除了日常场地租借外也鲜少有联动。特别是图书馆独立条线上,区馆与乡镇街道,尤其是村(社区)一级,即便284家农家书屋已经全部纳入了区图书馆的通借通还系统,日常图书的租借流通仍然不够顺畅。

4.复合型人才培养有待加强。区县一级行政事业编制普遍有限,而文化场馆的业务门类普遍较多,如文化馆就包括了声乐、器乐、舞蹈、戏剧、曲艺、数字化、书法、摄影、美术、理论、文学等业务;博物馆则有学术研究、陈列布展、宣传推广、库房管理、文物保护(考古)等业务;图书馆也有藏书、借阅、数字化建设维护、活动组织、古籍书库和地方文献整理等。业务门类众多,专业要求高,现有编制条件下无法满足专人专岗,复合型人才培养存在欠缺。

三、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议

1.以数字化方式拓展覆盖面。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民群众阅读、观展等接受文化服务形式的多样化,对文化场馆及文化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议结合数字化发展方向,通过架构云上博物馆、在线阅读、线上演出等方式,将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地对外延伸、扩展,既可以有效满足各类群体的文化服务需求,也可以节约实体文化场馆的投资经费,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2.以场馆联动促进效能提升。由于不同文化场馆分属文艺和文博两条线,建议在现有的文艺条线场馆互动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文博场馆的互动,今后在文化推广活动中更多地将静态的文化(文物)和活动的文化(文艺表演)等结合起来,提高综合效益。同时对于乡镇(街道)一级的文化场馆,建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实行集中管理,进一步降低经营成本、盘活基层编制资源。

3.以群众需求调整服务门类。目前文化场馆提供的文化服务仍然比较传统,建议今后文化场馆应该向内涵丰富、形式新颖、功能完善等方向进行发展。如“双减”后,学生有了更多可支配的时间,文化场馆可以通过建立各类社团、举办各类文物展出、提升数字化改造水平等方式引导学生走进文博场馆,接过学校的接力棒,让青少年参与到文化的领悟传承中来,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养。同时,对一些传统的文化服务如文化下乡等活动,可以采取购买服务的形式,不断提升下乡文化的多样性。

4.以标准化重塑人员编制配置。文化场馆高质量发展 的关键在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队伍,培养一支懂运营善管理精业务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尤其对于区县一级来说,人员编制普遍较少。建议建立一套适用不同层级的文化场馆核编标准,比如对于区一级来说,核编标准宜粗不宜细,可以按照服务人口、场馆面积、场馆级别、岗位复合指数等对文化场馆进行整体核编,由主管部门根据运行机制自行分配。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文化类产品购买服务的管理考核等量化指标,不断提高社会化文化服务的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