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添加收藏 
目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体制改革
【 字号: 【打印】 【关闭】 视力保护色:
诸暨市“五个坚持”推动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最多跑一地”

日期:2020-12-16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委编办

诸暨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实体化运行以来成效显著,积极探索群众“最多跑一地”的诸暨模式。

一是坚持代办制服务,变“群众访”为“干部跑”。以深化“三服务”活动为引领,重点围绕破解“谁来办”“办什么”“怎么办”三方面问题,全面推行“枫桥式信访代办制”,开通代办电话,创设“小方快跑”代办微信,实现代办服务站行政村全覆盖,真正变“送上门的群众工作”为“送进门的服务工作”。目前,全市共有镇级代办员46名、村级代办员380名、社会组织代办员49名。去年以来累计受理信访代办案件2044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度达100%。自代办制实施以来,我市越级访总量同比下降近三成,市级走访比例超过总量的80%。

二是坚持一站式受理,变“多头跑”为“一次跑”。为实现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坚持把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延伸到镇乡(街道),整合各方力量,打通1个市级、23个镇级以及所有村(社区)运转通道, 网格员通过线上线下平台,串联起信息搜集、上报、流转、反馈等各个环节,实现市、镇、村三级工作全闭环。比如店口镇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于2019年12月正式投入运行,整合联合调解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信访代办中心、12345(96345)受理窗口、群众接待中心、社会组织帮帮团等9个中心,通过整体进驻、集中轮驻、按需入驻、随叫随到4种形式统筹政法、司法、信访、国土、社会事业等8个部门20余项职能,构建起了“信息互通、力量联合、工作联动”的一站式便民服务管理平台,成为社会治理的大脑、信访维稳的中枢、为民服务的窗口。一般事项3-5个工作日进行处理,特别重大事项5-7个工作日进行处理。中心运行以来,共接待群众办理各项业务75批次89人次,当场答复办结33件次,办结39件次,办结率96%。

三是坚持网络化解题,变“现场跑”为“线上解”。坚持发展网上“枫桥经验”,用好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全市13家调解组织全部入驻,实现调解从“上门”到“上网”的转变。同时,接入“1963法润”直播平台,通过以案释法、直播普法,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中,融入群众日常工作、生活中,引导群众在法治实践中学习法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截至目前,共播出85期,观看人次逾1034.4万,评论16.7万余条。

四是坚持社会化治理,变“单一化解”为“多元化解”。整合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多渠道沟通,多元化化解,形成与社会组织有效联动,实现从单一向多元的转变。创新“5+X”联调模式,健全诉调、警调、检调、专调、访调“五调联动”工作体系,组建调解专家库,积极打造联合调处、多元化解的矛盾解决工作模式。对于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等重大疑难纠纷和群体性纠纷,由包案责任领导、金牌调解员、援助律师和职能部门负责人会商研判,共定方案,限期化解。出台《关于加强社会化调解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建立市镇村三级调解志愿者队伍。组建全省首家市级联合调解中心,形成以市联调中心为核心,23家镇乡(街道)联合调解中心为基础的矛盾多元化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