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桥区推出规范镇(街道)“属地管理”实招有力撬动区域基层治理变革 | |
| |
柯桥区在前期扎实的“基层治理四平台”工作基础上,深化集成部门“条”的专业性管理和镇(街道)“块”的综合性治理,在全省率先公布涉及17个部门71项事项的镇(街道)“属地管理”事项责任清单,并同步推出多项清单落地举措和配套制度,有力撬动区域基层治理变革,为浙江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探索出一条具有柯桥特色,又可推广复制的新路子。 一、聚焦厘清界面,制定职责任务“分解表” 一是“精细化”制定清单。组织相关部门对照法律法规、“三定”规定及权责清单,全面摸排梳理“属地管理”事项,做到应梳尽梳。并由有关专家、兼具丰富基层及部门工作经历的干部等进行专题联审,确保事项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必要性。二是“动态化”调整事项。建立清单动态调整机制,规范清单动态调整程序,结合工作实际,对清单定期进行动态调整。三是“颗粒化”分解任务。结合部门、镇(街道)中心工作,以中心工作与“属地管理”事项清单有效衔接为导向,对照清单71项事项中涉及的的785项具体任务,编制部门、镇(街道)落实“属地管理”事项责任分解表,进一步细化工作职责任务。 二、注重有效结合,打造区镇协同“助推器” 一是结合推动履职,优化工作流程。结合推动履职,对照职责任务分解表,逐项明确各线办、基层站所等责任单元工作职责,细化量化具体工作举措,绘制规范“属地管理”运行流程图,做到规范化运行。二是结合提升效能,拓展系统功能。运用数字化技术促进数据共享、流程再造,将“属地管理”事项责任清单嵌入基层治理综合信息系统,通过在系统中增设“责任清单”栏目和增加事项处置分类标签,提高需要区镇协同的4级事项处置效率和效果,推进区镇业务协同。三是结合智慧治理,强化分析应用。依托基层治理综合信息系统,实现对涉及“属地管理”的事项总数、办结数、事件分类、处置情况等信息进行自动汇总分析。同时,结合村社赋能,将清单纳入柯桥街道智慧云社区平台,方便社区干部快速、准确反映问题,进一步强化上下协同。 三、强化制度保障,套上“属地管理”“紧箍咒” 一是专项督查促落实。出台落实镇(街道)“属地管理”事项责任清单督查办法,明确由区委办、区府办、组织部、编办联合组建专项督查组,采取询问工作情况、提取系统数据、查阅档案资料、实地监督检查等方式,每季度对部门、镇(街道)责任履行情况开展专项督查。二是加强考评保质效。出台落实镇(街道)“属地管理”事项责任清单评价办法,制定评价细则,对区级相关职能部门就清单中涉及的宣传教育、培训指导、信息共享、处置效率、执法联动等方面进行评价。同时,完善区镇(街道)双向考评机制,将落实镇(街道)“属地管理”事项责任清单纳入今年区对部门、镇(街道)岗位责任制考核内容,实行捆绑考核。三是严肃纪律划红线。出台落实镇(街道)“属地管理”事项责任清单监管问责办法,明确对不依单履行“属地管理”责任,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并造成不良影响的,由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依照有关规定进行监督问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