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添加收藏 
目前的位置:首页 > 事业单位年度报告
【 字号: 【打印】 【关闭】 视力保护色:
绍兴市地质环境绿化工作站


单位名称绍兴市地质环境绿化工作站法定代表人程团结
住所  绍兴市解放大道99号
开办资金(万元)7.96经费来源全额拨款
年初数(万元)12期末数(万元)8
宗旨和业务范围地质环境监测、调查研究与评价;地灾群测群防、义务植树和城乡绿化技术指导;林业技术推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6007719185657举办单位绍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度,我单位在绍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开展的主要工作:认真做好全市地质环境管理、林业技术推广和城乡绿化指导等的技术支撑和服务工作,配合局内部处室做好相关工作。(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1.推进风险智控。督促完成嵊州“一坡一卡”项目和5个乡镇风险评价项目、新建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点28处和雨量筒390处,指导新建地下水监测井11口,累计达到31口,完成城市地质安全风险一张图更新和地面沉降年度监测,风险识别、监测、防控进一步加强。参与省地质灾害防治制度标准编制工作,组织了绍兴区域内乡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成效调研,参加了国土空间规划防灾应用课题研究。指导隐患点动态清零,实现两年任务一年完成。2.严守安全底线。①加强防灾部署。协助召开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分管市领导作全面部署;根据会议精神和汛前排查结果,及时印发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防治手册,明确年度防治任务和防治重点。②完善防治体系。重新确认调整其他领导小组成员和联络员,及时更新防灾预警人员通讯录和“叫应叫醒”通讯录;对风险防范区信息进行及时更新。③加强汛期防御。针对梅汛、短时局地强降雨及台风“格美”、“贝碧嘉”、“普拉桑”和“康妮”侵袭,我站积极参与履行地灾防办职责,加强组织、协调、指导、监督,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防汛的工作要求和有关批示精神,落实1833联合应对机制,深化驻县进乡行动,推广地灾智防APP应用,共发布市级24小时预警28次、实时预警4477次,组织地质灾害巡查14750人次,转移风险防范区人员避险4914人次,通过加强预警排查提前处置灾险1起,成功避让1人可能伤亡,实现防御目标。3.提升防灾能力。①加强地质安全支撑。协助做好局院协作工作,联合省有色院推进地质工作全面下沉至一线,打造“一县一特色”试点,受到省厅领导批示肯定。推行“五个百分百”服务,以县(市、区)局、有色院等技术支撑单位、群测群防员为主,进村入户,开展点对点、面对面宣传服务,到10月底,实现全市所有风险防范区“五个百分百”服务全覆盖,并总结印发了工作手册。组织指导各区(县、市)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进文化礼堂活动,全市共走进村社、学校、工矿企业等场所,播放科普动画片及防灾微电影310次,发放科普图册8579册,参与宣传培训总人次5532人次。(二)林技推广相关工作:1.坚持林技推广主线。一是加强林业乡土专家队伍建设,今年新增省级专家9人、市级专家22人。首次组织了两期市级林业乡土专家培训,分管领导出席为专家颁发证书,并作开班动员讲话。二是开展共富林技推广服务专项行动,组建科技特派员“四联”结对帮扶服务团队5组,编印《绍兴市林业科技推广实用手册》,积极开展林业科技周和送科普下乡活动,累计开展服务106次、开展宣传6次、解决问题100个,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宣传科普用品约500件。参加市科技局组织的科技特派员活动,赴嵊州谷来镇指导香榧产业和林下经济发展。三是实施推广项目,会同中国林科院亚林所推广林下食用菌栽培,邀请该所专家讲课,落实基地5家,推广羊肚菌、玉木耳、大球盖菇、竹荪、黑皮鸡枞等珍贵食用栽培。四是协助基层林业站建设。会同政治处、防火处,推荐“一站一员一窗口”典型,嵊州市下王镇林业站、汤浦水库护林员李锦作为“一站一员”获得推荐。2.助力林业产业发展。一是推进千村万元林下经济增收帮扶工程,落实2024年14个项目(种植面积0.42万亩),并纳入全市国土空间设计三年行动计划、全市“三农”重点工作和共富行动、和美越乡、乡村振兴等考核体系,会同省局发改处、省推广总站加强项目实施检查指导,督促项目实施。目前示范基地已全部完成建设并通过验收,省级抽检2个,合格率100%。2025年谋划实施项目12个。二是配套“三农”高质量发展奖补政策,对2023年创建的6个省级“一亩山万元钱”示范基地、2个省级自然教育基地、5个省级生态文化基地实施奖励。3.参与国土绿化美化。一是倡导义务植树,配合做好市党政军领导义务植树,局工会、局党建联盟义务植树活动等相关准备和服务工作,做好物资保障。开展绍兴云植树活动,以线上植树形式开展植树节宣传,活动参与人数达到1100余人,赠送(兑换)良种树苗350余株、颁发绍兴市义务植树尽责证书53份,并通过赠苗推广蓝美1号、香雪、新昌薄壳山核桃等新品种良种,将植树节宣传、浙里种树应用、新品种推广、林业政策普及有机结合。二是参与美丽林相提升,根据省级指南,以我市在建柯诸高速为切入口,配合生态修复处提出沿线美丽林相提升树种推荐,并提供了隧道口绿化树种组合方案。4.严抓森林食品安全。一是加强质量安全监测,根据省林业局部署,制订印发市本级监测计划,对食用笋、木本粮油、林下药材、产地环境等抽检320批次。指导各区、县(市)开展监督抽检和例行监测,实现省、市、县三级监测全覆盖。二是开展工作调研。今年以来参加了绍兴市人大组织的食品安全调研。陪同国家林草局花卉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省林业局,开展鲜切花质量进行抽样监测,并调研花卉产业发展情况。三是开展双随机抽查,今年全市双随机抽查18家,抽查比例达到15%,已超过抽检要求比例(规模生产主体的10%)。四是开展专项行动。根据省林业局部署,开展竹笋质量“保安全、促提升”专项行动,通过全面摸底排查、专项抽检、重点执法、宣传培训等手段,大力消除竹笋质量安全隐患。邀请省林业局、省林科院专家对竹笋“保安全、促提升”专项行动进行指导。五是加强宣传培训。市局邀请省林业局科技处、省林科院检测中心对管理人员、林业生产经营大户等开展质量安全管理政策和知识培训,在局公众号推送系列文章,向广大林农发放宣传图册525册。六是依靠科技促进源头治理。指导柯桥区香榧假种皮利用项目、嵊州市谷来镇香榧特色林业共同富裕综合体项目,积极推进高标准榧药生态化种植基地建设。取得的主要效益:成功应对梅汛、短时局地强降雨及台风“格美”、“贝碧嘉”、“普拉桑”和“康妮”侵袭。通过加强预警排查提前处置灾险1起,成功避让1人可能伤亡,实现防御目标。加强林业乡土专家队伍建设,今年新增省级专家9人、市级专家22人。开展绍兴云植树活动,以线上植树形式开展植树节宣传,活动参与人数达到1100余人,赠送(兑换)良种树苗350余株、颁发绍兴市义务植树尽责证书53份,并通过赠苗推广蓝美1号、香雪、新昌薄壳山核桃等新品种良种。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单位编外驾驶员不稳定,影响工作开展。
四、下一步打算2025年,我站将继续依法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做好全市地质环境管理的技术支撑和服务工作。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2024年2月变更了开办资金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2024年2月获得2023年度局先进单位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