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绍兴北站站区综合管理服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冯晓东 |
住所 |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北站东路 |
开办资金(万元) | 10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0 | 期末数(万元) | 5.2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绍兴北站及周边区域开发建设的日常管理,承担区域内各建设项目业主单位涉及交叉施工作业相关事项的组织协调、界面衔接等工作。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600MB1M01363H | 举办单位 | 绍兴市镜湖新区开发建设办公室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绍兴市镜湖新区开发建设办公室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绍兴北站站区综合管理服务中心。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机构规格为相当于正科级,经费形式为财政全额拨款,共核定事业编制10名,实有在编在岗人员7名。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推动部门联勤联动,高标准提升管理水平。一是打造工作机制新常态。进一步完善片区各单位“定期会商、协调联动、跟踪督查”等工作机制,强化组织协调、明确责任分工、压实工作责任,围绕各单位工作重点,抓好工作落实,及时跟踪推进工作情况,形成长效工作机制。目前已召开各类工作部署会议、专题协调会议15次,内容包括节假日工作部署、台风“摩羯”防御工作部署、网约车专项整治、联合执法行动部署、物业管理服务提升等各个方面。二是形成部门联动新格局。强化片区各单位间的沟通衔接,按照“问题互通、力量互助、经验互享”的原则,及时协商解决工作中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运转高效的工作新格局。目前已开展片区联合执法行动25次,针对违法停车、超限超载、无证照经营等问题,各单位有效对接、协同处理,整治工作成效明显;同时,就流动摊贩、“黑车”及非法揽客等重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和部署,提出清单式整改措施,有效加强部门间合作合力,助推片区管理质效提升。(二)完善配套服务设施,高要求增强服务质效。一是聚焦问题,动态更新整改清单。每日安排工作人员对片区进行日常巡查并做好巡查记录,建立动态化“问题清单”,对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任务交办单”、“报修单”的形式通知相关单位整改。今年1-9月,管理中心已下发“任务交办单”345张、“报修单”61张,要求相关单位处理、整改问题406个,目前已处理、整改相关问题394个,问题整改率超97%。二是围绕重点,持续强化设施服务。在基础配套设施方面,不断强化连廊、进出站通道等重点区域基础设施维护、管养及改造,做好亮化设施、空调、电梯等重点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养,对北站周边区域路面环境、绿化开展定期巡查,并实施长效动态管养;在旅客服务提升方面,不断优化进出站服务指引,对连廊咨询服务、指示牌、导向地贴和站内相关指引标识标牌进行定期更换及实时更新;设置官方服务电话为旅客提供一对一服务,为特殊旅客提供轮椅、接驳车接送站服务。1-9月,共服务特殊旅客110余位,协助找回遗失物品59件。三是紧盯细节,加强物业管理考核。今年7月,北站管理中心完成新一年度物业管理服务采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考核细则并强化考核力度,要求物业公司坚持问题导向,以旅客出行需求为本,扩大管理范围、提升服务意识、实行精细化管理;通过每日巡查加强对物业公司服务情况的监督管理,定期、不定期进行考核,进一步提高服务标准、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旅客的出行体验。(三)提升行政执法质效,高质量改善市容环境。一是扎实推进日常巡查执法。统筹交警、交通执法、综合执法等执法力量,根据片区现场执法点位要求,定点、定时、定员进行巡查执法,对酒驾、超载及黑车、流动摊贩等重点违法行为进行从严从快处理,确保片区交通秩序、营运秩序和市容环境显著提升。今年1-9月,片区开展渣土运输车辆整治,查处违法行为4起;开展流动摊贩专项整治,取缔无照经营摊贩32起;查处酒驾87起;纠正超载违法行为90起;处罚违章停车2048起;纠正非机动车违章行为4672起;查处大货车违法行为848起;纠正乘车人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452起;组织开展绍兴北站网约车整治行动,制止站外揽客81件,查处违章96起。二是有序开展专项联合执法。今年1-9月,在重要节假日等时间节点,牵头公安交管、交通执法、综合执法、铁路派出所、灵芝派出所等部门相继开展了以“护航春运”、“网约车专项整治”为主题的联合执法行动2次,全方位营造严管整治氛围,形成威慑。联合执法期间,各执法单位共检查车辆211辆,查处违章车辆8辆,制止出租车站外揽客5起;巡查周边建筑工地5处,检查渣土车10余车次,取缔流动摊8处、店外经营6起、劝导人行道违停15起、处理乱张贴20余处;检查两客一危大型客车2辆,面包车15辆,纠正路面违法停车12辆,查处大型货车违法行为2起,查处非机动车违法行为10起。三是持续探索“一支队伍管执法”。为全面加强和提升绍兴北站片区综合治理,统筹执法管理力量,严厉打击扰乱公共场所秩序和影响城市窗口形象的不良行为,今年4月,管理中心牵头交通、交管、铁派、综合执法等执法队伍,组建“绍兴北站联合执法队”,压实执法队伍主体责任,提升综合执法效能。联合执法队成立以来,已参与执法案件数54件,其中无从业资格证28件,无道理运输证11件,线下揽客5起,车辆逃费10件。(四)深化路地联动协作,高水平提高出行体验。一是信息共享,便民服务更有温度。不断深化与绍兴北站铁路部门的协作交流,着力构建信息共享、优势互补、纵横联动、整体协同的路地合作模式。目前已与绍兴北站站内建立高效沟通机制,创建信息互通工作组,针对列车开行变化、列车晚点停运等信息即时交流,并动态调整连廊服务时间,确保服务到点到位。今年春运、中秋节假期期间,列车均出现不同程度晚点,其中2月21日列车晚点至凌晨4时,北站管理中心根据站内反馈信息,及时增派引导服务人员在连廊服务晚点旅客,确保旅客顺利出行至最后一班车。二是工作协同,综合管理更有力度。在旅客引导、进出站服务、重点旅客帮扶等方面加强与站内协作,确保各项工作无缝对接,推动形成顺畅高效的路地协作新格局。今年4月-7月,绍兴北站屋面综合提升改造工程开工,进站口相应调整,为更好服务旅客,北站管理中心安排物业公司在原进站口设置一处引导台并安排引导员开展进出站引导工作;4月1日,受中国台湾地震影响,高铁出现大面积晚点,绍兴北站站房内旅客大面积滞留,结合站内需求,北站管理中心及时做好应急预案和应急部署工作,增派中心人员和引导员进站协助疏导安抚,有效缓解客流压力。(五)抓牢网络舆情问题,高效率做好舆情处置。一是建立舆情监管机制。为深刻吸取去年北站大面积漏水网络舆情事件教训,积极做好本年度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北站管理中心安排专人和力量负责监测、收集涉及绍兴北站的相关舆情内容,渠道涵盖越牛新闻、绍兴E网等网络媒体及微博、微信、小红书、抖音等新媒体,对舆情进行及时有效的研判,加强舆情精准处置力度,有效抑制负面舆情。同时,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提升对绍兴北站TOD项目整体情况、旅客出行情况、片区管理情况的宣传力度。截止目前,北站管理中心累计在绍兴镜湖公众号发布相关报道5篇。二是提高投诉咨询处置效率。为全面提升投诉处置工作效率,切实提升旅客服务水平,北站管理中心依托12345及网上信访平台,设立一对一服务咨询电话,全方位、多渠道聚焦旅客诉求、解决旅客困难,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旅客投诉举报处置工作。截至9月底,北站管理中心共受理12345投诉41件、服务咨询电话195件,第一时间响应率和按时限办结率均为100%,投诉处置效率和旅客满意度明显提升。(六)锚定交通枢纽目标,高站位推进前置工作。一是开展铁路广场管理机构学习调研。为系统谋划、提前介入片区交通枢纽的高效运营,北站管理中心就站前常设管理机构设置进行提前谋划,并先后赴杭州东站、杭州西站、宁波站实地考察调研,学习周边地市铁路广场管理机构设置、人员管理、事务管理等情况。同时,邀请杭州南站枢纽管委会一行到访北站管理中心,就铁路广场管理机构设置前置工作、机构职能、管理范围及后期具体运营模式进行深入交流;搜集、学习重庆西站、郑州东站、南京南站等国内重点铁路广场管理机构的规划、运营、采购文件,为设立站前常设管理机构提供决策依据。二是做好智慧枢纽系统建设及应用培训。为加强对铁路智慧枢纽系统的认识,今年1-9月,北站管理中心共开展智慧枢纽系统建设及应用学习培训会两次,分别邀请杭州东站、杭州南站智慧枢纽系统设计及运营单位相关技术人员讲课,就智慧枢纽系统搭建及应用提供具体可行的方案,并就智慧枢纽系统模块设计、应用领域及运行情况进行深入沟通;同时,组织相关人员赴杭州西站学习“智慧枢纽”信息化建设的情况和先进经验,为后续开展相关工作提供相应支持。三是梳理北站TOD交通枢纽项目综合情况。结合绍兴北站TOD交通枢纽项目整体规划设计方案、建设装修方案,对ABCD四个地块主要建筑、功能进行明确,重点梳理A地块交通枢纽情况,围绕东、中、西三区范围,地上及地下各层功能,对应交通情况、主要路线、重点设备点位图、地上地下管线图等相关情况,梳理出北站枢纽整体结构信息,同时对不同区域、不同主体管理范围进行明确,以便项目投运后快速介入后期管理维护工作,确保顺利衔接。四是谋划北站枢纽投运前置工作。根据前期学习调研,结合绍兴北站片区实际,编制关于设置绍兴高铁北站片区综合管理机构的相关建议,梳理目前站区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说明设立常设机构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并就常设机构的具体规格、人员编制、管理区域提供具体可行的方案;同时,围绕北站综合交通枢纽投运目标,制定前置工作清单,梳理需协调推进的重点问题,目前相关工作已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因本单位硕士研究生人数较多,中级评聘受阻。 |
四、下一步打算 | 继续做好北站相关工作。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