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绍兴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绍兴市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朱江军 |
住所 | 绍兴市洋江西路589号市行政中心5号楼235室 |
开办资金(万元) | 10.00 | 经费来源 | 全额拨款 |
年初数(万元) | 0.27 | 期末数(万元) | 0.27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开展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事项;对工业经济政策的调查研究和形式分析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600575345827E | 举办单位 | 绍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我单位在绍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1.大力实施新一轮企业“长高长壮”培育行动、“链长+链主+专精特新”工作机制、“5211”优质中小企业培育行动,不断抓大育小、内培外引、梯度发展,建优我市优质企业梯队,实现链主企业“顶天立地”、专精特新企业“抢占高地”、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新格局。2024年,新增单项冠军企业3家,累计达到19家。新增国家级“链主”企业2家,省级“链主”企业4家,数量全省第4。79家企业入选省民营经济总部企业培育库,12家企业入选省民营经济总部领军企业。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18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1家、22家企业进入第六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公示名单,1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部通过复评,万丰科技、新和成特种材料等8家企业被列入2024—2026年中央财政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名录,排名全省第5。创新企业管理对标提升,制定出台《绍兴市制造业企业管理对标提升行动计划(2024—2027年)》,在对标管理提升、创新管理提升、数字管理提升、精益管理提升、战略管理提升等五个方面,精准施策,全力引导企业练好“内功”,提升管理水平。2.高规格启动“2024爱企行动”系列活动,全面推进旗舰领航、巨人起航、创新引航、开放远航、服务护航、素质续航“六航”行动,分层分类召开重点企业“圆桌会”、集群培育“群英会”,建立问题收集、办理、督办的办快办机制。截至9月底,全市累计收集问题诉求1371条,办结完成1366项,办结率99.6%。开展专精特新企业“五个一”服务,设立专精特新申报咨询热线,共接听热线电话1100余个,为企业解决各类申报问题2000余个。一月一期汇编各类涉企荣誉奖项申报电子书,设立12大类80余门“微服务”课程,“点单式”上门为企服务。2024年以来,共开展各类主题服务活动149场,服务企业1.5万余家。加快政策兑现,截至9月底,全市已兑现工业政策15.46亿元,兑现率98.9%。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部分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意识不强、科技创新动力偏弱,中小企业培育工作容易陷入“政府推一推,企业动一动”的局面。 |
四、下一步打算 | 1.加快培育一流企业。一是强化“头部领航”。持续推进“链长+链主+专精特新”协同机制落地落实,更好发挥链长统筹协调作用、激发链主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支持大企业争创雄鹰企业、总部领军企业。二是壮大“腰部”实力。坚持优质中小企业“长出来”和“找出来”,壮大优质企业梯队;对标专项诊断,攻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扩容进位。三是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鼓励链主企业、上市公司等头部企业加强互助协同和资源共享。力争2025年新增市级链主企业10家以上;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00家以上。2.着力破解国家政策松绑与中小企业依然融资难、融资贵之间的矛盾。探索建立“5·27爱企行动”长效工作机制,创新开展政策惠企、要素助企、服务暖企、法治护企、氛围爱企系列活动。聚焦企业急难愁盼,探索建立企业问题协调纾困解难机制,打造重商亲商优商良好环境。抢抓各类惠企政策机遇,最大程度发挥“两重两新”和一揽子增量政策集成效应,用足用好越快兑政策兑现平台,加快政策兑现。2025年力争打造省级管理对标提升标杆企业1家,全市规上制造业企业管理对标星级评价覆盖度达到90%以上。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09月02日,完成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换领。2024年08月29日,完成事业单位法人变更。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