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保障服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王坚 |
住所 | 绍兴市和畅堂109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69.22 | 经费来源 | 经费自理 |
年初数(万元) | 40.30 | 期末数(万元) | 69.22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与案件审理有关的速录、文印、车辆等后勤保障服务;审判大楼管理、维护;出租给市中级法院用房等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600731519885Y | 举办单位 | 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积极深化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管理,做深做实“服务审判、服务法官”工作理念,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1、坚持制度创新,持续深耕集约化改革。自开展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改革以来,院党组高度重视集约化工作,在前期推进集约化改革的基础上,又于今年年初出台《全市法院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改革推进方案》,部署全市法院集约化改革工作,推动改革向纵深推进。在中院推动下,全市各法院相继出台推进集约化工作制度,比如柯桥法院今年陆续出台了《集约化工作部门分工及事务流转实施细则》、《刑事案件集约事务流转实施细则》、《行政案件集约事务流转实施细则》等工作规程,进一步优化集约化制度,更具可操作性;又如上虞法院为认真贯彻落实市中院统一决策部署,出台了《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再如嵊州法院也制定了《2024年嵊州法院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等等,随着集约化改革制度的不断完善,全市法院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改革也在稳步推进。2、坚持以评促改,持续提升工作满意度。在去年开展集约化改革“回头看”的基础上,通过继续开展向业务庭员额法官、法官助理、驻庭书记员征询意见、建议,并开通集约化工作问题反馈通道,通过多维度评价,将问题督促整改,推进集约化工作更具优质高效。今年以来,审服中心坚持问题导向,通过不定期向业务庭征求集约化工作评价意见,且第一时间解决评价意见中所反映问题。针对问题反映相对突出的“庭审记录、归档事务、编目、诉讼费预交审查、费用清理”等辅助事务,进行了整改、提升,持续提升法官满意度、获得感。3、坚持效果导向,持续激发工作效能。审服中心紧紧围绕“严管理、创规范、全闭环、零差错”的工作目标,强调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推动工作取得实际效果,主要抓了三方面工作:一是抓效率。审服中心内部工作组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截止12月底,数智组扫描各类纸质材料381032页,处理起诉、上诉类材料10675件;预备组分案7914件,排期4757件;外勤组送达法律文书92955件(线上、线下);审后组整理案卷6433件,归档7023件,上诉移送258件;核费组核对诉讼费6874笔,催缴、结算、清退诉讼费8007笔。通过努力,已经实现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管理标准化、规范化、高效化运行。二是抓质效。审服中心秉持“服务审判、服务法官”的工作理念,通过抓实技能,彰显服务,提高审判辅助事务处理效能。今年以来,通过精心组织全市或全院优秀书记员参加省、市技能竞赛,团体分别获省级“优秀组织奖”、“全市法院第一名”的佳绩,为绍兴法院争得了荣誉。在质效数据方面,截止12月底,通过与业务部门的深度配合,实现“民事公告送达率”0.34%、优于全省平均值3.09%,归档率101.3%、优于全省平均值4.7%,定档替换率2.85%、优于全省平均值0.7%;并实现无纸化送达率、上诉案件延期移送率、超期归档案件数等三项指标均位居全省中院第一;通过努力,极大助推了审判质效提升,缩短了当事人在诉时间。三是抓机制。审服中心不断深化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管理,在业务部门在大力配合下,积极稳妥推进“审判云智辅”平台的运用,依托“审判云智辅”应用技术支撑,与本院现试行集约化改革运行模式进行深度融合,将“派单”从OA系统逐步搬至“审判云智辅”应用,搭建起集约改革运行模板,使辅助事务处理更具精准化、高效化。通过在部门内部推行辅助事务处理“风险点”排查、预估、评估“一周一报制”,提前预估事务风险,倒逼事务差错降低到最少,以推进更高层次的集约化管理,使审判核心事务与辅助事务深度融合。4、坚持依托系统,持续释放改革活力。自“审判云智辅”应用平台运行以来,审服中心摒弃了原先OA系统“派单”方式,全面适用“审判云智辅”应用系统。中院层面实现案件报结后,“生效信息”、“诉讼费结退”、“案卷归档”等相关事务自动触发派单模式,全面高速推进审后事务“无感式”运行,深度释放改革红利。截止12月底,通过“审判云智辅”派单方式办理各类事务工单达79834次;其中集约送达36763次、编目13315次、生效核实5855次、诉讼费结算4869次、归档5041次;等等。依托系统,基本实现事务工单流转实时掌握,事务办理效率大幅提升,全力助推办案全面提速。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1、管理仍需加强。因为对辅助事务重视程度不够,人员法律素养参差不齐,还有工作习惯、工作标准不统一等原因,导致离辅助事务处理高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都需要通过强化管理,予以逐步改进。另外,部门人员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创新能力不足,事务处置简单化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作为部门负责人,在管理上“老好人”、“不想得罪人”的管理弊端仍然存在,也需要进一步改进。2、机制仍需健全。虽然集约化改革之初,全市法院均出台了相应的配套工作机制,但在辅助事务实际处理过程中,仍存在因工作机制不够健全,而出现事务处理断档的情况。当然,改革过程中,部分法院也在不断完善、健全相关事务环节的工作机制,但由于辅助事务对接上点多、面广,但仍显不够,比如在送达、归档等工作衔接上,需要进一步搭建工作机制。3、配合仍需加强。随着集约化工作开展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辅助事务处理需要通过协同配合来完成。但审服中心各工作组之间、审服中心与业务部门之间、审服中心与外包单位之间在对接相关事务时,突显出部门间协同配合不畅、沟通协调方式不多、责任压实不够等情况,比如,在诉讼费退费过程中,因个别业务部门承办法官拖延审批时间,导致超15日未退诉讼费情况时有发生。4、系统仍需完善。在“全国一张网”应用系统运用过程中,审判端派单类目不准确,开庭排期送达勾选证据材料繁琐,同一类批量案件派送未能一键实现,系统赋权不够齐全,等等,都需要通过与审管、技术公司进一步对接,对系统进行完善、优化,实现事务处理最优化。比如,因新系统对事务超期未赋权预警,导致日前出现超期归档案件的情况,这在原先旧系统有权限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发生的。 |
四、下一步打算 | 1、继续加强管理,实现事务管理高效化。加强审服中心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通过定期召开例会、座谈会、业务学习会,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工作中自身及事务外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整改提升;利用《司法雇员管理考核办法》推行契机,科学落实等级序列管理,运行晋升机制,增强竞争意识,提高事务办理效能。2、继续完善机制,提升事务流转规范化。在集约化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需要不断修正、完善辅助事务工作机制,要强化辅助事务在审服中心内部流转、审服中心与业务部门之间、审服中心与外包单位之间的工作机制搭建;通过开展《工作业绩晾晒》活动,实现各环节、各流程事务办理节点全领域规范化处理,提升事务流转规范性。3、继续推进集约,稳步提升事务标准化。为规范生效信息输入、卷宗整理归档、诉讼费处理等事务的处理标准,准备通过业务培训、工作结对、完善监督等形式,提高辅助事务的处理标准。继续深入推广“审判云智辅”系统运用,特别是要通过推进审后事务“无感式”触发在全市推广,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实现事务办理高效化。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