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绍兴市交通工程管理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王祥真 |
住所 | 绍兴市越城区凤林西路135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133.34 | 经费来源 | 经费自理 |
年初数(万元) | 133.60 | 期末数(万元) | 112.89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承担全市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和合同造价管理的行政辅助,协助监理检测行业管理。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60047134220XL | 举办单位 | 绍兴市交通运输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中心在局领导下,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绍兴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一条主线”,以实现“五个提升”为重点,全力推动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示范创建等各项工作。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开展的主要工作:(一)聚焦示范引领,提升示范创建能力水平。一是加强顶层设计,配合市局制定并发布《绍兴市交通建设工程推进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市局主要领导动员部署推进。二是建强工作机制,细化平安百年品质工程责任清单73项。工程品质安全工作专班累计召开7次专题会议;走访服务指导重点项目10余次。三是强化示范创建,服务指导全市总投资5亿以上在建项目17个全部纳入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示范工作;运用“浙路品质”动态评价场景进行首次评分,并在全省首次对5亿元以下项目进行试点评分。指导甬金及诸永改扩建获市重点建设项目立功竞赛项目。四是推广先进典型,结合质量月活动,组织召开3场全市经验交流会;服务指导项目纳入部级创建示范项目1个,省级培育项目1个,市级培育项目5个。五是强化贯通应用,在“浙路品质”平台发起监督检查607次,全市督促整改质量安全隐患5949个,履约人员电子打卡率及履约率居全省前3。六是强化监督抽检,组织对全市28个项目进行监督抽检,原材料和常用产品合格率96.1%,检测工程实体合格率96.9%。(二)聚焦重点难点,提升行业风险防范水平。一是部署开展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制定并印发《行动方案》,开展专项治理和施工安全治理能力提升行动,发现并督促整改安全隐患1355处(其中重大隐患11处),累计实施挂牌督办6起。二是精心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制定并印发专项活动方案,组织开展应急处置技能比武等活动、讲座638场次,覆盖4.5万人次。三是常态化深入开展“利剑”行动,全市发现问题隐患442项,办理行政处罚12件,约谈挂牌督办18家。四是扎实做好安全培训,开展节后复工复产安全教育培训活动,直播在线观看人数直冲2.8万人次。五是压实建设单位安全生产全面管理责任,召开全市交通在建工程建设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履职述职会议,并加强对建设单位履职检查,累计发函10份、约谈6次、处罚项目法人1起。六是推进应急能力建设,组建1支市级常备应急救援队伍和21支应急救援队伍(共373人),并强化双重预防机制构建。七是开展专项整治,配合开展高速公路造价控制突出问题等专项整治工作和全市已交工未竣工公路路基边坡质量安全等专项排查治理工作。八是开展生态环保工作,推动交通工程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完成2024年全年更新任务的207%,并配合做好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迎检工作。开展“包保防治”等专项检查,发现并督促环保问题整改321处,实施惩戒5起。九是推进平安工地示范建设,公布2023年度绍兴市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市级示范名单。其中1个项目被评为省级示范工程、13个省级示范施工合同段、4个省级示范监理合同段。(三)聚焦创新发展,提升科技创新实战实效。一是开展试点联合攻关,推进《绍兴市交通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参数与频率工作指引》、《项目特殊产品检测管理办法》编制工作。二是推动“交通+产业”发展,围绕工业化生产基地,编制预制构件相关实施方案,推动相关工作获学习强国、省级媒体报道。三是迭代升级“交竣工检测智评系统”2.0版本,目前在104新昌段、越城段等已开展施工、监理、交竣工基桩共同使用“智评系统基桩检测场景”。四是推进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完成省级课题验收1项,巩固建设项目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国家级试点成果。五是强化科研成果归集,中心主持课题入选省厅2023年优秀成果清单和2023年度浙江省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全市累计形成115项示范创建成果。(四)聚焦营商环境,提升行业监管服务水平。一是坚持开门问计优化营商环境,召开全市监理检测行业高质量发展暨《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宣贯会。二是推动“优监优酬”制度试点落地,甬金及诸永改扩建项目自招标阶段设立“优监优酬”专项奖励资金,同时诸永改扩建入选全省试点项目。三是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工作,制定实施方案,编制增值服务事项清单。办理行政审批事项10项,一网通办率、电子签章率、群众(企业)好评率均为100%。四是优化造价行业助力阳光造价,召开全市专项推进会议,指导督促3个试点项目开展试点。强化造价合规性审查,完成施工图预算审查1项,调整总额295.69万元。(五)聚焦三支队伍,提升干部队伍综合能力。一是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突出抓好“五大行动”,开展“四个一”活动,以上率下精心组织实施,原原本本学《条例》。二是开展“作风建设强化年”活动,制定活动方案及工作清单,出台6项制度。三是开展党建联建工作,开展“一路先行·品质路上”党建品牌建设提升行动,培育“质监卫士”党建品牌,授牌成立“青年工程师志愿服务队”试验检测基地。四是开展人才队伍建设,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全市交通质监行业“三支队伍”建设的工作方案》。中心党支部书记王祥真入选省交通运输厅第三届专家委员会委员;选派青年党员参加市级工会演讲比赛获全市三等奖;成功培育“绍兴工匠”1名。取得主要效益:全市交通在建工程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未发生生产安全亡人事故。市级办理监督手续项目共12个,省级办理监督手续项目2个,主管监督项目投资额达到675亿元以上。办理9项竣(交)工质量评定备案,实现在建工程竣(交)工质量评定率一次性合格率达100%。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历年来单位人才招选留用难问题依然突出,流失人才较多。 |
四、下一步打算 | (一)奋勇争先,开展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示范创建。一是服务推动项目建设,加快建成一批重点项目,主动对接S312北仑至嵊州段等新开工项目。二是落实工作推进机制,以平安百年品质工程为总抓手,并认真落实“揭榜挂帅”增补任务,加快培育新一批标志性成果。三是推进基于“产品合格证”的商品化流通,编制绍兴市交通建设工程工业化生产预制构件商品化采购管理工作指引,加强交通重要构件产品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四是开展质量提升活动,督促项目严格落实《关于进一步强化全省公路水运工程首件工程责任落实的十条意见》,强化首件工程责任落实;谋划召开市级以上现场会,对质量相关成果进行经验推广。五是开展探索试点研究,结合桥梁施工技术规范和目前省市混凝土碱含量检测现状,摸排研究辖区内公路桥梁结构混凝土碱含量管控情况。(二)敢为善为,不断提升行业发展防范风险能力。一是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抓好交通建设工程“两个一公里”专项整治行动等专项活动,落实建设单位质量安全首要责任;加快推进产业工人培育和全工序隧道机械化施工。二是提高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能力,持续深化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对Ⅲ级及以上风险等级分部分项工程开展差异化事故隐患监督检查。三是加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十二条措施》,强化监督检查,并一以贯之要求所有项目工点防护标准化全覆盖。四是开展全市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建设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安全检查机制,发挥好“三位一体”监管模式。五是从严落实应急处置和防汛防台工作,强化预警联动及安全应急能力建设,组织开展技能比武、应急救援演练活动,并开展防汛防台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和网络安全保障工作。六是开展合同造价行业管理工作,常态化开展违法转分包排查整治工作,建立全市材料价格信息调查和发布体系。(三)锚定方向,优化交通建设领域营商环境。一是推动监理检测行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优监优酬”试点实施,组织全市交通在建工程“总监工作交流座谈会”,试行试验检测人员“考核上岗”机制。二是开展监理检测行业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全市试验检测及监理信用评价和基桩检测专项检查;深化对原材料、常用产品的差别化监督抽检。三是多维度创新优化助企服务方式,培育“智慧工地试验室”;探索编制试验检测安全图册;全覆盖辖区内总投资额5亿元以上在建工程应用“交竣工检测智评系统”2.0版本。四是持续深化造价行业管理工作,规范施工分包和劳务合作管理,按要求推动“阳光分包”;在全市高速公路项目和国道项目推广阳光便捷计量,助企“工完账清”;贯彻落实好省厅全过程阳光造价管理工作;有序做好市级材料价格信息调查和发布工作。五是推动交通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积极申报省厅科技计划项目,配合做好低空经济“三张网”规划建设,推动落实“低空+交通”应用场景。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奖惩情况:2024年2月8日,中心荣获绍兴市委市政府2023年度“中国式现代化市域实践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绩效及诉讼投诉情况: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