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添加收藏 
目前的位置:首页 > 事业单位年度报告
【 字号: 【打印】 【关闭】 视力保护色:
绍兴市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绍兴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单位名称绍兴市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绍兴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法定代表人朱建坤
住所  绍兴市越城区曲屯路368号
开办资金(万元)10.0经费来源财政全额补助
年初数(万元)0期末数(万元)0
宗旨和业务范围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关于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指导协调服务全市劳动保障监察相关工作。组织开展劳动保障维权服务工作,参与推进劳动保障服务规范标准、诚信体系和信息化建设。承担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宣传普及以及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行为投诉举报的受理或移送工作。做好市本级工资支付领域相关工作。承担全市仲裁员管理培训,市本级仲裁庭组织和案件档案管理等工作。承担人社领域平安建设和基层人社治理相关工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600MB0983350E举办单位绍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度,我单位在市人力社保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一)开展的主要工作:2024年,绍兴市劳动保障服务中心保持治理欠薪工作高压态势,深入优化工作体系、开展专项治理,重拳出击向恶意欠薪“亮剑”,依法维护广大劳动者工资报酬权益,构建源头参与、多元助力常态化“根治欠薪”治理格局。1.加强治欠督考。将治理欠薪工作纳入市对县综合考核和市级督查事项,每月定量分析、季度综合评价,建立调度群,每周调度关键事项。全年开展综合督查3次,工程建设领域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审计4次。2.健全治欠制度。《绍兴市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实施细则》,对专户管理作出更加详细、具体的程序性规定,使制度更具可操作性,形成专户有钱发、总包负责发、精准发到人的制度闭环。《绍兴市欠薪线索件办理指引》,规范国、省欠薪线索反映平台线索件处理流程,促使新受理案件即收即办,快调快办,保证欠薪线索核处质效。《工程领域劳动用工合规性指引》,在维护劳动者权益同时,通过指引提高施工企业合法合规意识。3.强化源头治理。落实属地责任,组建覆盖全市镇街、总量达1万余人的劳动保障督导员、管理员、协调员“三员”队伍,搭建104个县、乡、企(项目、社区)三级工作群,将治欠责任落细到最小治理单元。在项目工地搭建以建设单位、总包单位、分包单位、施工班组共同参与的“安薪之家”,推广落实“用工实名、结算实薪、支付实卡、数据实时”“四实”管理措施,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月足额支付。4.聚焦权益保护。提供咨询、预约、申办等“一站式”服务,满足企业用工法律需求,在人才招聘市场、企业园区等地设立咨询点,向求职者提供劳动合同等法律咨询服务。定向推送根治欠薪宣传信息150万条。5.聚焦规范经营。提供用工体检、流程合规指导等涉企法律“直通车”服务,助力企业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与提升风险防控水平。梳理常见劳动法律问题,排查并解决劳动关系认定复杂、职业伤害赔偿困难等方面堵点难点。6.聚焦专项整治。夏季开展工程领域专项整治。变末端治理为源头阻断,建立“开工交底”“用工体检”“关门提醒”等3项机制,对在建项目实行开工前、施工时、完工后全链条管控,使用制度化监管替代突击式检查。秋季联合市纪委、国资委开展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拖欠企业账款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以责任压实、线索起底、案件查办为抓手,确保整治走深走实。冬季开展治理欠薪“清零”行动。通过联合排查控源头、约谈督导压责任、集中接访造声势,积极打好欠薪治理“组合拳”,推动欠薪案件快速高效化解。7.开展联动执法。综合运用行政处罚、行政处理、失信惩戒等手段,严厉打击欠薪违法行为,形成高压震慑态势。截至目前,全市共办理行政处罚178件、行政处理374件、失信惩戒460人。8.加强行刑衔接。公安机关对非法讨薪82人给予行政处罚,以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立案29件,法院判决16件。9.狠抓应急处置。建立涉薪舆情及时反馈沟通机制,紧盯国家平台线索、应急联动警情、信访12345政务热线等信息,推行红黄绿三色提示,专人采集、接收调度、分级化解。(二)取得主要效益:1.考核评比方面:2024年度我市“七优享”劳有所得重要指标“安薪指数”排名列全省第一。2.权益维护方面:全年共受理解决欠薪线索1.21万件,为1.35万名劳动者追发工资等待遇3.87亿元。3.执法打击方面:全市人社系统共办理行政处罚178件、行政处理374件、失信惩戒460件;公安系统行政处罚非法讨薪82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立案29件、非法讨薪刑事立案2件、法院判决16件。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我市劳动权益保障服务工作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劳动合同不规范。部分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内容不规范,导致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二是‌劳动报酬纠纷多。存在拖欠、克扣劳动者工资以及同工不同酬的问题。三是劳务派遣被滥用。存在“假外包、真派遣”现象,部分用人单位以劳务外包的名义进行劳务派遣,规避法律责任。四是社会保险覆盖不足。部分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导致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等情况下无法获得相应的保障。
四、下一步打算绍兴市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将加强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提高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管和处罚力度,确保用人单位依法履行劳动保障责任。坚持常态管控与专项治理、改革创新与法治保障、纾困解难与权益维护“三结合”,持续擦亮绍兴“无欠薪”品牌。1.源头治理,维护权益。坚持预防、查处、惩戒“三端”发力,注重抓日常、抓长效有机结合。围绕实名管理、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两项核心制度,管好在建项目的“人”、管牢专用账户的“钱”,确保规范使用工资专用账户,织牢农民工工资“保障网”。2.规范执法,强化监管。规范欠薪案件办理流程,统一执法标准,推进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执法。特别是明确多部门联合执法标准,对以农民工工资名义讨要工程款和实施其他违法行为的案件,联动公安依法打击;对工程款和人工费互相交织的案件,联动行业部门压实总包责任。3.创新举措,优化环境。认真落实《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相关规定,制定劳动用工合规性指引,探索实施建设工程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工资专用账户浮动奖惩机制,落实项目和企业奖优罚劣措施,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