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绍兴市就业促进和人力资源服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陈海淮 |
住所 | 绍兴市曲屯路368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791.53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791.53 | 期末数(万元) | 705.49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就业创业、人才政策咨询兑现、人才生态环境推介、人力资源市场管理服务、人事考试、退休干部管理服务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600MB1K61559P | 举办单位 | 绍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市人力社保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1.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一是全力保障企业用工。扎实开展“春风行动”、就业大蓬车进乡镇、民营企业服务月、金秋招聘月等系列招聘活动。排定春节期间7个招工团赴外招工线路,组织41家企业赴四川乐山、峨边、贵阳清镇、安顺招工,提供岗位5350余个。二是强化重点群体就业帮扶。以示范城市创建为抓手,持续夯实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编制重点群体帮扶工作手册,相关做法得到省厅认可,作为省厅公共就业服务业务培训资料下发各地。运用AI语音助手开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减轻基层负担,提高帮扶绩效。建立重点群体就业帮扶红黄绿预警回访机制,推动帮扶质量提升。三是高质量推进就业见习。举办2024年绍兴市紧缺工种人力资源招聘会、绍兴首届劳务品牌大赛、绍兴市公共就业服务专项业务竞赛等,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充分就业。规范管理见习基地,制定《绍兴市就业见习工作实施方案》,理顺就业见习的政策体系、经办流程和兑付方式,统一全市见习管理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强化日常考核评估,清理不符合条件的见习基地152家,新认定就业见习基地293家。加强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入选7家省级零工市场。四是推动创业带动就业。高规格举办第四届中国·绍兴“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全球创业大赛、第六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等,以赛促创提升全市创业氛围。围绕区域特色优势产业,首次召开全市创业孵化基地负责人座谈会,新增创业孵化基地10家。通过大数据向全市新创办企业(个体工商户)精准推送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在全市各类创业创新活动中进行政策推介,召开创业担保贷款联席会议工作协调会,为创业者进行现场贷款评估。2.人才引育扎实推进。一是建立健全“智引全球”工作格局。连续7年开行招才引智专列,引才网络覆盖全国40多个城市、400余所高校。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及四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开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行业专场招聘会,多频次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全市先后赴浙江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境内外重点高校开展线上线下各类招聘会800余场,服务用人单位1.15万家次,全国城市人才吸引力从2020年的53位攀升至2024年的23位。二是谋深谋实“青创未来”系统工程。通过实地走访等方式,深入开展人才需求摸排,建立各类人才需求库,其中硕博士人才需求800余名、博士后项目需求67个。围绕企业需求,以绍兴企业专场、重点产业专线为主要活动形式,在上海、合肥、武汉、哈尔滨等地举办以硕博为主的青年人才招聘活动。聚焦在绍青年博士成长需求,举办四期青年博士交流活动,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着力提升人才的获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三是做优做强“留绍圆梦”品牌名片。持续深化引才育才合作机制,举办本地高校毕业生“留绍圆梦”系列招聘会25场,成立“在绍高校就业联盟”,设置线上招聘、政策游园、就业指导等多个互动环节,帮助高校毕业生更好地了解人才政策,吸引青年大学生留在绍兴,相关做法在人社部公众号进行报道。四是落细落实“实习拓岗”实施路径。持续深化校地合作,聚焦服务保障,全程做好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复旦大学材料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等高校学生见习实习的跟踪服务,接待清华大学三创大赛校友总会、广西科技大学等高校教师来绍访企拓岗,对接项目合作,将高等院校人脉资源打造成全链条人才培养模式。3.服务质效有效提升。一是有序组织人事考试。严格落实考试安全责任,首次引入智慧面试,推动人事考试规范化、标准化。全年组织实施国考、省考、事业单位考试等各类人事考试32场,服务考生36.2万人次。二是推动人才政策落实。配合做好绍兴人才消费券申报工作,会同市委人才办修订4.0版人才政策。截至目前,市本级审核兑现安家、房票等高频人才政策资金4196万元,完成各类电话、现场咨询业务超2.24万件。平稳完成人才公寓管理运营权移交,做好公开、公示、解释及数字化管理系统移交等工作。三是优化退管服务保障。精心组织适合老年人身心特点的文体活动,联合金秋艺术团、晚晴公德志愿服务中心、花卉委等协会组织,开设短视频制作等专题培训班,规范提升老年活动场所,不断满足老同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四是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完成档案接收、开具证明、收集归档等档案业务8056件,继续开展档案影像化工作,完成档案影像化1.7万余份,基本完成市本级库存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影像化。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1.重点群体就业帮扶能力有待提升。我市需帮扶的重点就业群体人多、面广,他们自身就业需求、期望和就业能力不平衡,帮扶就业难度较大。同时,基层帮扶业务量大,政策规定细,程序专业性高。而乡镇(街道)、社区(村)就业工作人员队伍不稳定,大部分没配备专职的就业工作人员,加上人员流动频繁,不稳、不专、不精的问题比较显著,影响了基层就业服务水平和能力。2.引才力量尚需集中联动。人才招引的理念、力量、机制偏传统,“政府冲在前头、企业跟在后头”的问题时有表现,企业主力军作用发挥还不够突出,产学研合作缺乏精准性有效性,协同作战、政企联动的机制有待进一步激活。 |
四、下一步打算 | 1.持续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一是推进重点群体就业帮扶,二是提升劳务品牌带动就业能力,三是开展东西部劳务协作,四是持续开展就业见习工作,五是激发创业创新活力,六是优化失业保险经办服务。2.着力提升人才引育质效。一是迭代实施“招才引智”人才专列,二是系统谋划“百校访绍”人才活动,三是持续优化“留绍圆梦”人才生态。3.推动服务保障提质增效。一是保障考试安全高效运行,二是持续优化人才公共服务,三是做好退休服务工作。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3月12日,开办资金变更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