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添加收藏 
目前的位置:首页 > 事业单位年度报告
【 字号: 【打印】 【关闭】 视力保护色:
绍兴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服务中心


单位名称绍兴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服务中心法定代表人俞永强
住所  绍兴市越城区洋江西路278号
开办资金(万元)35.3经费来源全额拨款
年初数(万元)37.21期末数(万元)29.68
宗旨和业务范围受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委托,承担全市垃圾分类、市容环卫的业务指导、行政辅助和相关监管工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60030771653X4举办单位绍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度,我单位在绍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一)环卫方面1.紧抓清洁城市“410行动”主线。细化制定《关于切实加强环卫行业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等制度文件,指导各地优化保洁方式,提升保洁质量。完成柯桥三江、上虞蟠龙岙、诸暨白毛尖3座垃圾填埋场综合治理;启动再生能源、上虞春晖、诸暨八方焚烧厂等3座焚烧厂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完成新昌易腐垃圾处置能力40吨/日的扩容;实施柯桥370吨/日易腐垃圾及嵊州60吨/日易腐垃圾项目建设;完成23座中转站、90座公厕提升改造。2.全力保障各类专项行动取得实效。按照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专项行动方案,科学合理制定道路保洁计划,加大重点区域道路保洁力度和扬尘管控。利用移动端排查整治系统,实现常态化数字监管机制,完成全市1030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疑似问题点位核查整改。3.聚焦示范引领完成试点创新突破。推动循环产业园监管“天网”工程,新增重要区域视频监控、车辆智能AI准入系统、垃圾卸料智能AI识别系统共46个(套)智慧监管体系,有效提升了监管效能。试点推广无人环卫保洁,新昌县“康乐广场无人环卫保洁作业”成功入选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2024年度“机器人+环卫”应用案例。(二)建筑垃圾方面1.完善制度体系。制定《绍兴市建筑垃圾治理工作实施意见(试行)》《关于开展全市建筑垃圾电子转移联单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等全流程监管制度,构建覆盖五类建筑垃圾以“一备案三核准一使用”为核心的建筑垃圾治理体系。2.强化日常监管。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电子转移联单专项整治、非法倾倒问题点位排查整治、建筑垃圾专项整治等行动。2024年建筑垃圾处理方案备案率动态保持100%;电子转移联单工地覆盖率动态保持100%;排查整治建筑垃圾非法倾倒点位231个;共查处建筑垃圾相关案件3738起,罚款1380.74万元。3.推动产消平衡。各区、县(市)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中心全面建成投运,装修垃圾、拆除垃圾有序纳入资源化利用中心处置。2024年完成市级和各区、县(市)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编制。目前,绍兴市共有22家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2个消纳场,约130个直接利用项目,合计建筑垃圾处理能力为2800万吨/年,全年基本保持产消动态平衡。“城投再生资源泥浆(渣土)资源化利用项目”“城市建筑垃圾和生物质固废协同资源化项目”“建筑废弃土绿色循环新型墙材项目”三个项目被省建设厅评为浙江省首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典型案例。(三)垃圾分类方面1.聚焦管理精准化。以柯桥区钱清街道作为工作试点,推进大件、园林、装修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构建;印发《绍兴市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公交车式”收运工作实施意见》,完善小区“公交车式”收运模式。2.推进收运智慧化。不断优化生活垃圾分类综合管理平台功能,指导各地充分运用平台推进小区“丢包”治理,常态开展线上检查;依托市平台,对车辆混收混运、车载视频模糊等问题进行实时提醒,加强混收混运监管;全市生活垃圾分类运输车辆更新54辆;新能源环卫车辆更新40辆,全部完成年初目标。3.加强宣传多元化。强化教育培训,举办涉及垃圾分类各类培训4次,参训人员达417人次;创新宣传形式,邀请谢震业担任绍兴市垃圾分类代言人、拍摄《古城新时尚,越分城越美丽》主题宣传片,制作科普短视频;丰富主题活动,举行垃圾分类宣讲员大赛、垃圾分类寻根之旅社会实践、垃圾分类主题志愿服务等全市域垃圾分类主题活动20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人员业务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我中心以年轻干部居多,存在工作经验欠缺的问题。垃圾分类、“无废城市”建设、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等重点工作要求我中心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业务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年轻干部培养与锻炼。
四、下一步打算(一)环卫方面进一步细化分级分类保洁标准。高标准打造垃圾收运全环节体系,推进小区“公交车式”收运扩面,推进嵊州六夹岙填埋场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再生能源等4座焚烧厂超低排放改造,启动清能环保等3座焚烧厂改造。探索数智赋能环卫平台建设。(二)建筑垃圾方面抓好规划落地实施,积极推动各级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中相关措施的落地实施,提升建筑垃圾处置能力,重点保障轨道交通项目的出土消纳。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聚焦建筑垃圾领域突出问题,常态化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加大执法打击力度,严厉打击各类建筑垃圾违法违规行为。建立末端结算体系。从建设系统工地先行推进,探索开展以电子转移联单垃圾量为结算依据,提升电子转移联单覆盖率和真实性。(三)垃圾分类方面不断健全科学化体系机制,建立大件、园林、装修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健全中转站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提升精细化收运水平,优化生活垃圾收运管理体系,深化小区“公交车式”收运工作。不断推进全域化宣传教育,每季度举行一次全市域垃圾分类主题活动,设计一批垃圾分类主题文创产品,打造“IP+分类”的宣传模式,扩大宣传影响力,完善志愿服务机制。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2024年01月05日,完成事业单位法人证书补领。2024年07月17日,完成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换领。2024年01月23日,完成事业单位法人变更。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