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添加收藏 
目前的位置:首页 > 事业单位年度报告
【 字号: 【打印】 【关闭】 视力保护色:
绍兴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


单位名称绍兴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法定代表人沈巍
住所  绍兴市凤林西路155号9楼
开办资金(万元)862.6163经费来源经费自理
年初数(万元)892.39期末数(万元)901.27
宗旨和业务范围承办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具体事务;承办市区建设工程施工、监理、勘察设计等项目招投标监管相关具体事务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600471345021A举办单位绍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度,在省造价总站和市建设局的正确领导下,我站对照年初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清单,通过高起点谋划、高效率推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也发现了新的问题和困难,认真谋划了明年的重点工作和主要举措,同时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履职情况公示如下: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1.我站2024年严格执行技术支撑类事业单位章程承办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具体事务;承办市区建设工程施工、监理、勘察设计等项目招投标监管具体事务,建立健全党支部议事决策制度,保证党支部切实有效发挥作用。完善领导班子的监督约束机制,以公益性为导向,注重工作实绩和社会效益。2.按照登记宗旨和业务范围,2024年开展的业务活动:(一)6项举措推进行业有效监管。一是及时宣贯解读行业政策。为及时推广应用《浙江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招标文件示范文本(2023版)》、《浙江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施工招标文件示范文本(2023版)》和《浙江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监理招标文件示范文本(2024版)》,组织召开专题宣贯会,市、县两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招投标管理部门、平台公司、全市造价行业相关人员共400余人参加,进一步规范我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招投标活动。二是切实加大标后监管力度。全年共组织开展4次市直项目市场行为和合同履约检查,牵头落实房建市政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工作,协助完成招投标政策落实和信访处理工作。三是组织两次成果质量检查。采用现场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方式,共检查20家造价咨询企业及其注册造价工程师,结果良好4家、合格14家、不合格2家,检查结果和信用评价挂钩。四是完成年度统计调查工作。组织88家企业完成统计调查工作,起草《2023年绍兴市工程造价咨询行业调查统计数据分析报告》,我市共有5项指标数据均获得全省第三,分别为参与统计调查企业数量88家、浙江省动态信用评价5A级企业数量15家、规上企业(工程造价咨询业务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数量18家、一级注册造价工程师数量1353人、二级注册造价工程师数量1377人。五是推进行业调研服务工作。组织开展工程造价咨询优秀企业座谈会、4A企业座谈会、规上企业座谈会、业务研讨会等,赴宁波、金华多地学习行业管理经验,赴各区(县)、市约20余家企业开展调研服务工作,了解行业存在的堵点难点、企业经营状况、企业人员管理等问题,共同探讨破解举措,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引导企业做优做强。六是专项治理造价师挂证行为。根据《省建设厅省人力社保厅关于开展浙江省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违规“挂证”行为专项治理的通知》精神,开展工程建设领域造价师违规“挂证”行为专项治理工作,共排查督促全市739名造价师进行了挂证整改。(二)3项举措加强企业培育。一是完成我市企业培育工作。发布《绍兴市造价咨询企业培育活动指引》,并评选出我市优秀工程造价咨询企业30家。二是开展我市最美造价人选树工作。通过企业推荐申报,我市宋雪琴等5位被评为2024年绍兴市“最美造价人(集体)”。三是完成企业信用评价工作。每月定期完成我市77家企业的省级动态评价初审,通过在线答疑、座谈指导、上门服务等方式,积极协助和指导我市造价咨询企业进行申报。目前我市获评5A级企业15家、4A级7家、3A级18家,其中5A级企业数量居全省第三。(三)4项举措助力造价人才培育。一是“以训促学”提升执业新人技能。联合市造价协会组织开展为期3天的“新百年·新征程”2024年浙江省工程造价行业新人培训(绍兴土建专场),吸引我市70余名造价从业新人参加,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我市共有15名学员荣获“雏鹰人才”称号。二是“以讲促学”提升中坚人才素养。依托绍兴市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开设“绍兴市大讲堂”栏目,围绕“造价+法律”和“重点难点问题处理方案”,联合市造价协会组织开展第三、第四期造价师大讲堂,吸引600余名行业从业者参加,促进造价领域的学术交流、知识分享和合作发展,有效提升中坚人才的综合素养及实操能力。三是“以赛促学”提升行业顶尖实力。联合市总工会举办绍兴市第五届工程造价(数字)职业技能竞赛暨浙江省第五届工程造价(数字)职业技能竞赛选拔赛,通过个人赛和团体赛形式,决出5名“绍兴市金牌造价师”、24名优秀选手代表我市参加省里决赛,最终在全省11支代表队中荣获团体第三名、5名选手获“省金牌造价师”、4名选手获“省优秀造价从业者”、3家企业获“造价先锋企业”(全省仅7家),个人获奖数量位列全省前列、企业获奖数量居全省第一。四是积极培育造价咨询新生代企业家。根据省造价总站《关于建立造价咨询新生代企业家名录的通知》,积极挖掘我市造价咨询新生代企业家,最终入选16名,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四)8项举措强化计价管理指导。一是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明确绍兴市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费用结算的通知》(绍市建设〔2024〕51号)、《关于进一步规范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工程款支付担保工作的通知》(绍市建设〔2024〕53号)、《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GF-2020-0216)专用条款填写指南》、《建设工程施工合同(GF-2017-0201)专用条款填写指南》(绍市建价〔2024〕13号),为工程建设各方规范计价行为提供有效依据和指引。二是完成造价信息扩版工作。对《绍兴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信息》进行扩版:增加了弹卡式连接预应力混凝土方桩、静钻根植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竹节桩、复合配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等材料的价格信息;增设了建设工程结算价款争议调解案例专栏和无价材料专刊。三是深入市场开展调研工作。全年共召开4次建材价格听证会,赴30余家建材企业开展调研,认真听取企业意见建议,准确了解建材市场价格,同时累计开展实地调查24次,发布33000余条建材价格信息。四是分类充实信息采编专家库。分领域、分专业丰富和充实价格信息采编专家库,建材价格信息员队伍规模扩大到30余人。五是注重指数指标收集整理。积极开展未来社区、普通高校造价指标基础数据收集测算工作,共测算未来社区工程2项、普通高校工程3项,为同类工程指数指标测算打好基础。六是确保全市商品混凝土市场的平稳。根据全省造价信息管理工作研讨会精神,组织召开全市商品混凝土企业及各方建设主体座谈会,提醒建设各方主体对商品混凝土及其相关制品的价格信息波动和信息发布机制调整引起关注,积极、稳妥处置供应合同,并在《造价信息》期刊上发布商品混凝土价格风险预警,确保我市商品混凝土市场平稳过渡。七是完成《浙江省房地产开发项目工程造价计税成本标准》绍兴地区测算复核工作。先后召开3次工作会议,组织我市造价咨询企业进行造价数据收集测算,共采集23个住宅类项目,7个办公楼公寓类项目的工程造价数据和材料造价指数,并完成绍兴地区初稿。八是完成安全文明施工费调研课题。共收集15个项目的安全文明施工费使用费用明细,其中房建装饰项目11个,轨道土建项目3个,市政项目1个,为新版计价依据编制提供数据支撑。(五)3项举措化解结算争议矛盾。一是扩充调解员队伍,在原有基础上新增3大专业类别共73名调解专家,进一步提高工程价款结算争议调解水平,规范争议调解专家队伍建设和管理。二是探索调解新模式,积极对接越城区人民法院等相关部门,探索“建设、财政部门行政争议调解+法院司法确认”的工作模式,减少建设工程造价争议和纠纷的诉讼案件,切实保障建设单位和建筑企业的合法权益。三是实践调解新路径,按照建设领域民事纠纷“总对总”在线诉调工作要求,指导市工程造价咨询协会建立健全行业调解工作制度和机制,形成“行政调解”+“行业调解”双路径。截止今年12月份,已累计接待来电、来访的计价解释592次,开展行政调解6次,涉及调解金额2900万元,其中书面调解数量4个,金额1839万元;口头调解数量2个,金额1061万元,做到“为群众办实事、为企业解难题、为基层减负担”。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造价监管对象缺失,对从事工程造价咨询的企业基本信息、项目信息、人员信息掌握得不全面,由于社会信用体系未有效建立,市场恶意竞争、低价中标时有发生。二是监管抓手不多,事中事后监管的手段不多,“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方式范围不大,监管的力量也不足。三是造价咨询成果质量监管缺少上位法的支撑,处罚依据不明确、不清晰。
四、下一步打算(一)继续完善行业监管长效机制。持续开展造价咨询企业成果文件质量检查,加大检查力度;持续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和合同履约检查,增强造价咨询企业及承发包双方的履约水平和守法意识。(二)继续加大企业培育力度。继续开展我市咨询企业培育活动,树立优秀企业典型,积极推广好的经验。(三)继续加大人才队伍建设。一是继续邀请省内外专家来绍开展授课,宣贯行业新规;二是继续组织开展“新人培训”、“造价师大讲堂”等活动,为我市造价咨询企业搭建学习平台,提升专业技术的能力水平,助推行业不断向前发展。(四)持续推进《造价管理信息》提质增效。一是进一步完善信息采集渠道,调整和完善信息员队伍,提升采集工作科学性和准确性。二是联合我市工程造价咨询协会进一步完善无价材料(设备)数据库。(五)持续优化造价服务。一是广泛收集案例,收集整理历年来争议调解成功案例,在“造价信息管理”期刊上进行刊登,为争议调解双方提供参考和借鉴。二是推广成功经验,以诸暨市建设局等优秀基层“红色调解驿站”为模板,推动条件成熟的区(县、市)建设局建立区(县、市)一级的基层调解网络。(六)积极参与新一轮定额的参编工作。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2024年2月4日按绍市编办(2023)26号文件《中共绍兴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调整绍兴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等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通知》规定,申请了单位名称绍兴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挂绍兴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服务中心牌子)更名为绍兴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