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绍兴市文物保护所) | 法定代表人 | 李龙彬 |
住所 | 绍兴市越城区人民中路444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277.48 | 经费来源 | 全额拨款 |
年初数(万元) | 129.95 | 期末数(万元) | 277.48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文物考古研究保护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6007498352104 | 举办单位 | 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突出党建引领,软硬件建设呈现新貌。一是强化组织建设。2024年,党支部新接收转入组织关系党员3名,坚持每月集中学习制度,持续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其中,集体学习12次,李龙彬书记讲党课4次。同时,积极开展党建联学活动,赴上虞博物馆、革命史迹陈列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锻造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市委市政府、文广旅游局领导及多方力量支持下,2024年3月,市考古所完成新办公楼装修、搬迁工作,位于人民中路444号,房产建筑面积约4868平方米。为提升新办公楼软硬件实力,整理布置完成文物库房、标本陈列室、资料整理室、科技考古实验室、文物修复室、装备室、摄影室、图书资料室,开展文物库房安全提升项目,保障办公楼及文物安全。三是健全规章制度。对标建设国内一流地级市考古所,加强制度建设与完善工作,修订和完善《市考古所管理制度汇编(试行)》,提高了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完成管理制度上墙,有效保障单位日常高效运转,长远稳步发展。四是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2024年,考古所招录9名专业人才,田野考古、文物保护工作人员队伍日益壮大,为今后主动开展绍兴地区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同时,市考古所创建的“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室”入选第九批绍兴市“青工技能工作室”建设备案名单;“文物考古数字化项目”入选“2024青春文旅实干争先”青年创新项目立项名单并获得全局系统评选二等奖。绍兴考古团队在全市第二季度“敢为善为、图强争先”实绩比拼中荣获“优胜团队”。(二)紧扣主责主业,考古发掘成果不断涌现。一是扎实推进考古前置工作。2024年,我所共接收省、市文物局委托考古调查勘探项目269个(据统计,1949年至2023年间,全市共开展考古项目300余项),勘探总面积约808万平方米,开展发掘项目20个,发掘面积超2.2万平方米,出具考古调查、勘探及发掘报告226份,出土完整及可修复文物2000余件、文物标本3万余件,在有效保护文物的同时,为绍兴市土地开发和经济社会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有序开展招标工作。3月、10月分别开展两批2024年度绍兴市田野考古协作服务项目政府采购工作,采购内容包括委托劳务协作单位协助我所完成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等任务,两次采购金额分别为1000万元和1680万元。三是不断涌现考古发掘标志性成果。7月12日,在国家文物局举行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发布了四项重要成果,绍兴稽中遗址位列其中。稽中遗址是市考古所独立开展的考古发掘项目,发掘面积3000平方米,首次在绍兴古城内发现了越国时期和汉代高等级建筑基址,是越国都城考古、两汉郡县考古、古代建筑考古的重大发现,为探索越国都城格和汉六朝会稽郡变迁提供了重要线索,是绍兴五代之前长期作为我国东南政治经济文化区域中心的重要实证。目前,该遗址话题全网流量超10亿,获省、市领导充分肯定。12月23日稽中遗址被中央电视总台发布为2024年度国内十大考古新闻,在全社会引起广泛关注。目前正在申报冲击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六大考古发现。四是持续加强文物价值挖掘阐释。完成《绍兴考古资料汇编》《阳明故里考古发掘图录》等考古报告;加快推进孔庙遗址、九里墓地和恂南遗址等发掘项目资料整理和研究工作。及时对考古成果开展研究与宣传,先后在《大众考古》发表《绍兴恂南遗址出土的千年芝麻》,在《绍兴日报》发表《揭开越国古都的历史面纱》,在《中国文物报》发表《浙江绍兴稽中遗址发掘收获》等各类论文8篇。(三)坚持“安”字为先,文物安全久久为功。一是落实做好地下文物和可移动文物安全工作。加强全市范围的文物安全和考古工作巡查,与13处地下文物埋藏区所在地村长或书记签订文物保护协议,由其开展定期巡查,考古所开展地下文物埋藏区的不定期巡查。针对平水镇西湖桥村存放香山越国贵族墓出土的棺椁等木质文物,考古所与绍兴市会稽甓社签署了三年的存放协议,并定期到文物存放库房查看文物保存现状。向市博物馆和浙东运河博物馆移交相关出土文物总数近百件。二是协助做好地上文物保护工作。参与涉及文保单位两划范围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技术评估、及规划编制评审会等相关会议7个,现场沟通文物保护相关事宜,助力项目顺利推进。同时,协助文物处做好蔡元培故居、钱业会馆等国、省保单位保养修缮工程等数十个工程设计方案审核报批工作;协助做好越剧诞生地旧址、鲍氏旧宅建筑群老宅院等数十个文保单位修缮工程验收工作。三是积极推进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积极配合开展省、市文物局组织的全国第四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并组织业务干部多次参加“四普”业务培训等。同时,举办全市“四普”古遗址、古墓葬勘定工作推进会,派遣专业技术人员赴各县市区开展四普指导和文保范围勘定工作。(四)践行有效服务,公众考古活动精彩纷呈。一是加大宣传提高绍兴考古美誉度。运营“绍兴考古”微信公众号,主动让考古融入公众生活,截至目前,推送各类文章56篇,总阅读量达到51649人次,总传播量1667余次,粉丝数量1609名。同时,配合市委宣传部开展“走进绍兴稽中遗址,见证千年古城风华”媒体集中采风活动及稽中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每次60余人40余家主流媒体记者考察考古现场,宣传热度持续加码,稽中遗址话题流量逾10亿,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与越城区融媒体中心和绍兴电视台、《东方卫视》合作,记录和展示遗址的考古发掘过程和成果;与央视科教频道《探索与发现》栏目合作,开启《稽中遗址考古纪录片》拍摄工作。二是创新形式丰富公众考古活动。依托《越地遗珍——标本陈列室》展览、循迹溯源学思想现场教学点、稽中遗址考古工地,举办5·18国际博物馆日研学活动,累计接待2000余人次;同时,打造青少年教育的“第二课堂”,组织鲁迅小学、元培中学、绍兴市第一中学考古社社员等开展相关研学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绍兴历史和文化的认知。李龙彬所长为市委宣传部周一夜学开展《何为考古考古何为》的文化遗产保护知识讲座,为企业和社会团体开展文物知识法令讲座,以考古知识和成果服务社会,形成与社会积极互动的良好局面。积极服务社会,举办“浙里鉴宝——浙江省民间收藏文物公益鉴定活动(绍兴站)”活动,邀请6位浙江省文博专家免费为市民提供包括陶瓷、玉器等多类文物咨询鉴定服务,活动吸引了数十名收藏爱好者携50余件藏品前来鉴宝。三是有力保障考古学会换届。5月30日,绍兴市考古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八届理事会换届会议在考古所举行,来自11家会员单位的55人参加会议。会议听取并通过绍兴市考古学会第七届理事长刘侃向大会所作的《第七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绍兴市考古学会章程(草案)》,宣读了市社联“关于同意绍兴市考古学会召开换届大会的批复”,选举产生了新一届16位理事,其中李龙彬为理事长,汪永祥、王鑫君、丁梦琦为副理事长,梁超为秘书长。组织会员参观了绍兴市考古所《越地遗珍标本陈列室》展览、文物保护修复等业务工作。(五)强化校所合作,产学研融合不断深化。一是组织召开稽中遗址考古专家论证会。7月7日、10月31日分别召开绍兴稽中遗址发掘专家咨询会和稽中遗址发掘保护利用专家论证会,共有来自全国十余家科研单位的二十余位专家参加。与会专家表示稽中遗址首次在绍兴古城内确认存在越国与汉代大型建筑基址,是绍兴城市考古的重大突破,为探寻越国都城格局和汉代会稽郡、山阴县治所提供了重要线索。两次座谈会的召开,为稽中遗址的发掘、研究与后续保护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指导。二是搭建绍兴考古学术交流平台。2024年,考古所与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科技考古研究院签订协议并挂牌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学实习基地、复旦大学文博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与中国人民大学签约挂牌历史学院实践教学基地;与绍兴博物馆签约挂牌文物修复与科研战略合作基地,擦亮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和东亚文化之都的金名片。三是支持业务人员走出去学习。2024年,考古所重视人才培养,支持相关人员走出去参加学术会议开展学习数次,努力开阔视野,提高专业技能。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考古发掘与研究方面:多学科交叉融合不够,制约了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和影响力;考古成果转化和普及力度有待加强。(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编制数量少,人才力量不足;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完善,难以满足不同类型人才的成长需求。(三)信息化建设方面:信息化建设水平较难满足现代化科研机构的管理需求,制约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
四、下一步打算 | 2025年,考古所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的重要指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持续做好土储考古前置和考古发掘主责主业工作(稽中、罗门畈、塔山和畅坊、陶家溇等考古发掘),以更高的历史站位,更宽的学术视野,更实的工作举措,保护好、挖掘好、阐释好、传承好绍兴地域丰富的文物资源,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谱写绍兴文物考古事业新篇章。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按规定申请了变更登记,变更登记的具体时间及内容为:2024年7月2日,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加挂绍兴市文物保护所牌子,变更为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绍兴市文物保护所)。 |
相关资质认可 | 《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发掘资质证书》有效期至2028年5月16日。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为2024年度行政考评一等奖单位。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