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绍兴市社会福利院 | 法定代表人 | 钱国英 |
住所 | 绍兴市城南街道新村358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5628.12 | 经费来源 | 全额拨款 |
年初数(万元) | 5545.79 | 期末数(万元) | 5601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特困人员(含精神智障人员)的收养,街头流浪乞讨人员的接收安置,医疗康复门诊、社会工作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600471351026L | 举办单位 | 绍兴市民政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绍兴市民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筑牢战斗堡垒,坚定不移“强党建”1.强化理论学习,守好“主阵地”。以党纪学习教育为抓手,积极落实“有计划、有学习、有讨论、有交流、有检查、有考核”要求,充分运用“三会一课”、每周一学、主题党日等载体,结合全市典型案例通报、观看警示教育片、节前廉政教育、定期轮岗交流等方式,用身边的腐败案例教育党员干部,认真开展“学条例、守党纪——学习《条例》”、“明规守纪、厚德养廉”参观周恩来纪念馆廉洁文化阵地,筑牢思想防线,预防廉政风险,今年以来,组织开展政治理论学习41次,参与586人次,交流研讨1次。2.强化思想引领,打好“主动仗”。严格落实支部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制度,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印发《绍兴市社会福利院党支部2024年度党建计划》,继续开展“一月一自查、两月一督查、三月一通报”制度,压紧压实监督责任,发展预备党员1名,按时完成当月党费收缴工作,规范支部会议组织和各类资料台账记录和整理,严把程序关和质量关。今年以来,召开支委会16次,组织生活会1次,谈心谈话129人次,开展督查并印发通报11期。3.打造品牌亮点,当好“主力军”。始终秉承“党建引领服务融合”理念,借助“颐越e家”,依托医疗机构、学校、企事业单位等为老服务组织创新建立“30+”党建服务联建组织,结合建院75周年、第十三届志愿服务周等全力开展“四联四进”党建服务活动,坚持“走出去请进来”,赴机构、学校、社区、农村,将健康义诊、护理讲座、能力评估等活动开展到家门口,引进衰弱老人干预服务、“重点场所消毒质量检测”、“康复防跌倒”、“为老体检服务”服务项目等推进党建品牌建设,结合局驻村服务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引导、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深化“一规范一品牌”创建工作。今年以来,开展“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新村品书香”“花样中秋”、“激活红色记忆赋能乡村振兴”等主题党日活动13次,参与党员145人次。(二)量化系统管控,凝心聚力“创实绩”1.优化队伍建设。一是注重人才培养,深化业务导向,实行护理主任轮值制度,通过内部组织培训和外部选派参训相结合,现场教学和云端受教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做到以训促学;通过定期考核与学后考证相结合,综合检查和专项督查相结合,做到以考促学;通过综合素质提升和专项技能巩固相结合,轮岗和选拔人才相结合,做到以学促用。今年选派2人参加市选拔赛,获浙江技能大赛参赛资格,并牵头组织参赛选手完成第一轮集训。二是坚持精准赋能,聚焦“三支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加强与岗位职责相匹配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扎实开展精准化、实战化培训,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不断补齐能力短板,完善工作思路举措。今年以来,组织开展护理、社工、消防、行政管理等多方面培训220次。三是充实队伍力量,进一步推进“匠心筑梦,学徒启航”院校合作,对接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绍兴技师学院),36名护理大学生2个半月的学徒制项目,并做好“家燕归巢”、“养老服务”等3名大学生实习工作。多次进社进村,探索多途径多形式的招聘机制,通过调整工作时间、改善工作环境、开展凝心聚力活动等方式吸引养老护理员,缓解一线护理人员难招问题,同时公开招聘办公室岗位1名,因产假暂缓入职。2.强化合规管理。一是在制度建设上,按照《浙江省养老机构登记评定工作实施细则》、院企业标准《智慧养老管理和服务规范》和《绍兴市社会福利院标准化制度汇编》,推进标准化管理工作,并在实践中不断健全和完善院各项规章制度。今年顺利通过ISO9001质量认证审核,积极探索《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规范》地方标准的制订,目前已完成立项工作。同时做好《老年人评估工作规范》和《认知障碍老年社会工作服务规范》的宣贯,进一步提升标准知晓度,规范行业发展。二是在管理优化上,继续深化“三层式”网格管理、“三区化”分区管理、“三级化”照护管理、“三色化”功能管理的“3333”管理模式,进一步明确定位,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妥善安置和服务好成年孤儿、精神病人、流浪乞讨、特困人员的同时,开展社会老人的寄养服务,逐一探索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途径,今年以来已开展4次调研。三是在廉洁公开上,继续执行“4+3+2”食堂管理制度、“4+4”物资管理、“9+3”遗物处置制度、“2+5”政府采购制度和“331111”阳光公开制度,做到公正公开透明,接受职工、老人及家属监督,配合做好省委养老专项巡察、市委养老专项巡察、一老一小审计、福彩公益金审计等工作。3.助力数智民生。一是推进养医服务。我院作为医养结合机构,进一步加强与市立医院、中医院、第七医院、城南卫生院等医疗机构合作,通过开展巡房、坐诊、送医、讲座、体检、急慢性病管理、营养配餐、心理咨询等推进医养康融合和养医联合体建设,改善老年人健康水平,同时深化远程就诊、远程康复、转诊合作、强化就诊、转诊绿色通道,积极探索开展老年群体慢病管理、康复服务、健康养生等课题研究和成果共享,今年以来,共开展送医21次、健康讲座12次,康复操87次,参加老人2027人次。二是推动社会参与。继续开展“一岁一祝福、一节一主题、一周一电影、一日一健身”的四个一活动,“春季花蔬种植、夏季趣味游园、秋季夕阳短游、冬季快乐元宵”的四季特色活动、积分兑换一大制度和老年大学教学点一大平台的“4411”娱乐活动。今年以来,组织开展“月圆向吉花开向西”、“万物生长不负春光”、“重阳金秋聚欢乐时光续”等一节一主题活动11次,参与老人391人次,部门开展手工、书画、下棋、识字等每日一课1243次,参与老人逾1.5万人次。三是深化智慧服务。建设智慧防控、智慧服务等模块,运用智能机器人、园区一卡通、评估系统、健康管理等,进一步满足老人的医疗康复、健康管理等需求,推进智慧养老体验区、康复理疗体验区、虚拟现实体验区、远程康复区等受老年人欢迎的应用场景,提升老年人幸福感。今年以来,共向家属反馈老人电子季度画像867份,建立电子健康档案219份,完成各项评估435人次,形成健康监测记录134万条。(三)聚焦特色工作,助推“精康融合行动”一是推进社区精康服务机构建设。完成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及社区精康服务机构升级改造工程,做好人员搬迁、设备采购、设施改造等工作,完成服务项目招标并对区域进行设计美化,努力打造成为全市服务示范点,其中精神卫生福利机构获省厅点名表扬并推介其他地市考察学习。二是推进全市“精康融合”行动向纵深发展。配合养老处组织各区(县、市)民政局赴江苏省考察调研,参加全省“精康融合”推进会,组织全市“精康融合”推进会和培训会,并部署落实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完成全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督导监管平台建设,建立技术专家组,探索我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全面助力社区精康服务高质量发展。三是指导各区(县、市)加快社区精康服务建设,牵头制定了绍兴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的实操手册和操作流程,完成地方标准立项、座谈讨论并多方征求意见,重点推进人员摸排、评估工作、服务推进,探索和推广适合各地的精康服务模式,形成各地特色亮点。(四)强化安全监管,全面部署“消隐患”1.把握定位,立足职能精准关。坚决贯彻市委巡察工作部署,全力配合做好财务、后勤等方面的巡察监督,做到立行立改,完善阳光采购管理制度、特困人员调访制度、老人入住轮候制度、数字化项目评估制度等。加强内部管理,各部门楼层护理员和护工实行轮岗制度,严防由于老人家属与工作人员私下形成关照性交易行为,达到正风肃纪的实效,实现服务标准均衡权。重点把好入院评估关,实现入住名额平等权。事先编定养老机构内部房间及床位号,规避人为安排,并定期在政务公开栏公开床位分配和床位数利用情况,接受群众监督,确保公正公开使用养老资源,实现床位公平选择权。2.固守底线,守好消防警常鸣。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主线,加强春夏季消防安全工作,持续推进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深入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今年以来开展微型消防站培训演练9次,全院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讲座1次,月度消防自查9次,设施维保9次,迎接上级主管部门消防检查3次。此外,认真做好维修、维保、年检工作,如各类消防设施、消防远程、油烟系统、电梯、空调、弱电、监控、数字电视、宽带、智慧养老软件等维保维护项目正常运转中,电梯、消防、电气等年检工作有序进行中,各类零星维修项目按计划推进。3.严格把关,做好食堂放心餐。本着让老人吃得更舒心、更安心、更放心,食堂工作人员认真做好每日三测温,制前洗净手,餐具勤消毒,环境保清洁。同时,不定期开展食堂卫生内部自查、部门抽查、领导督查和外部迎检,时刻保持备检状态和常态;每周召开后勤部门例会,每月召开老人膳管会,及时了解老人饮食需求和情况;推出营养餐、病员餐和节日餐,提倡营养饮食和节日加餐服务。今年以来,组织召开老人膳管会9次,收集并解决意见38条。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是服务对象杂多,特困供养机构提供服务涉及面广,享受的福利政策和经费使用标准不一,对合理合规管理服务和专业化、社会化、数字化养老服务提出更高要求。二是公办机构编外人员待遇受限,导致一线护理员及专业技术人才难招难留。 |
四、下一步打算 | 2025年围绕局党委中心工作,积极发挥公办养老机构“兜底性、基础性、示范性”作用,聚焦“特困供养人员、社会寄养老人、精神康复人员”等特殊群体需求,结合单位实际,谋实“越享老”、“越关切”实践文章,高质量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发展,链接卫健、残联、高校、社区、社会组织等资源,探索公办福利机构发展新路径,“请进来、走出去、打开门”,着力打造“越享老.特困老人幸福家园”、“越享老.社会老人安心住苑”、“越关切.精康人员希望乐园”,推进“医养康养、精康融合”专业服务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公办养老机构逐步向区域性养老资源中心提质发展,有效探索并发挥其在辐射服务并下沉居家社区养老和农村养老的方法和作用。以争创四级养老机构为载体,具体计划如下:1、对标对表,全面启动“四级”养老机构星级争创。重查弱项短板,依据2025年预算资金,围绕局党委中心工作,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从环境、设施、管理和服务整体提档发展。拟成立组织领导小组、建立专班,逐项分析、制定措施、厘清责任人和责任部门,制订出台争创方案。2、重塑新塑,全面开展“平安院、幸福院、美丽院”提档建设。从安全生产、党风廉政、服务提质、环境美化、制度保障入手,召开研讨会,立足群众最关切需求,补短板、强弱项,梳理建立任务清单,修订完善制度。3、融享融建,全新打造“三享”服务品牌。一是围绕“越享老·话健康”,打造优享服务品牌。围绕医疗、康复、护理、评估、社工等综合需求,探索医康养护教社“六位一体”服务新方式,开展多层次协作,全面提升医康养结合服务质量,服务约2568人次;加强老年人能力评估、老年社会工作、认知障碍照护专业知识与技能等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做好人才培养,开展业务培训约6次;开展“认知症照护+心理健康辅疗”精准服务,高质量提升服务水平。二是开展“越享老·乐孝老”项目,打造共享服务品牌。依托30+服务联建组织,集中专业资源辐射山区及周边村(居),实现资源服务互通共享,全年活动约8次;针对性培育老年社会组织,打造“一老一小”实践联盟基地,增强代际亲情互动,倡导孝亲敬老的文明风尚。三是实施“越关切·铸希望”行动,打造融享服务品牌。推进“精康融合”行动,探索实践服务新路径,开展地方标准宣贯;整合社会福利机构、医院、学校、社区和慈善等资源,优势互补,构建资源融享新格局,受益约1352人次。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12月9日,完成事业单位法人变更。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绍兴市社会福利院被浙江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评为“2023年度考核评比中荣获三等奖”;获得绍兴市民政局2024年度考核优秀单位。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1、物资接收及使用管理接收:米糕400块;6台电视;3桶腊八粥;89盒耙耙柑、40盒苹果、201盒达利园软面包;春见耙耙柑125盒、南星骆驼奶蛋糕125盒;苹果131箱;牛奶79箱、黄油华夫饼79箱、米20袋、油20袋;特仑苏纯牛奶116箱、皇冠丹麦曲奇饼干116箱;中秋节月饼300盒;洗手液12瓶、洗衣液8瓶、皂粉16袋;重阳节礼包195份;同心楼馒头136份;桦川鸭稻米32包、大豆油8壶、香蕉4串、牛奶10箱,卷纸12提;蒙牛特仑苏牛奶32箱;散装饼干、糕点213包;苹果50箱。2、使用管理:按比例发放给各部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