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添加收藏 
目前的位置:首页 > 事业单位年度报告
【 字号: 【打印】 【关闭】 视力保护色:
绍兴市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中心


单位名称绍兴市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法定代表人钱信军
住所  绍兴市凤林西路168号
开办资金(万元)10经费来源全额拨款
年初数(万元)3.16期末数(万元)2.77
宗旨和业务范围为全市企事业单位、各类人才开展科技创新、创业和专利工作提供相关服务,组织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震情监视、预测预报和地震速报工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600MB1118705Y举办单位绍兴市科学技术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度,我单位在市科技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一、开展的主要工作(一)深化创新服务。全链协同技术攻关。联动实施“三位一体”产学研攻关、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新污染物治理、科技强农和基础公益等科技项目。2家单位获批开展省级科技人才计划自主评审,全省第一;新入选人社部外国人来华工作便利化试点、省人社厅外国人工作证社保卡集成改革试点和首批省外国高端人才创新集聚区,“以外引外”做法受到省委主要领导肯定。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积极利用“科技活动周”“科技进社区”等宣传载体,加强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牵头组织2024年科技活动周。(二)完成科技大市场工作。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方式,为技术交易双方提供科技成果、技术需求的发布、展示、推介、对接交流、技术评估、交易及后续转化、产业化等相关服务。规范中介服务机构服务,强化科技大市场入驻机构绩效考核,探索建立技术经济人专类人才库,联合浙江绍兴人保举办初级技术经济人培训班。(三)强化创新平台建设。派驻专人挂职研究院联盟秘书处,参与研究院联盟建设。举办(组织)环杭州湾创新联盟成果转化对接活动、“三位一体”创新成果转化大赛、院企对接会等活动20余场,推动共建研究院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完成2024年度十大标杆性共建研究院、共建研究院十大辨识度成果、绩效评价等征集评选工作,做好市研究院联盟相关工作。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社会效益。组织开展30场系列科普活动。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万余册、参与科普工作人员600人次,开放科普场馆23家,开放实验室36家,接受广大市民现场咨询3000余人次,线上线下群众参与近25.4万人次。联动实施“三位一体”产学研攻关、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新污染物治理、科技强农和基础公益等科技项目145项。争取省“尖兵”“领雁”项目11项,26项成果获省科学技术奖,争取省科技发展专项资金1.34亿元,全省第三。获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10项、资金3014万元,列全省第二。(二)经济效益。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18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824家,新增省重点企业研究院、企业研究院、高企研发中心97家。龙头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10家企业入选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百强,全省第三;4家企业入选省创新联合体创建计划,全省第二。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高端创新资源集聚不快。我市高端创新资源分布存在分散、重复、割裂等问题,科技创新的多元化投资渠道亟待完善,科技、人才、金融等创新要素融合联动机制有待完善。(二)基础应用研究能力薄弱。高端创新载体的建设力度虽不断加大,但是在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项目引进等方面的能力还稍显不足。
四、下一步打算一是抓实科创强基项目。组织开展重点项目百日攻坚行动,围绕量子信息、生物制造、新能源、人形机器人等重点领域,建立完善“两重”项目储备库。二是抓实科技项目攻关。围绕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科技前沿领域,深入实施“4+X”科技攻关项目,力争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三是抓实科技人才引育。持续优化以才引才、以赛引才、以会引才等机制,依托新型研发机构引进高端人才,依托企业创新平台引育科技领域各类人才队伍。四是抓实科技成果转化。完善市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依托创新载体、龙头企业布局建设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等成果转化平台。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