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添加收藏 
目前的位置:首页 > 事业单位年度报告
【 字号: 【打印】 【关闭】 视力保护色:
绍兴市粮油作物技术推广中心(绍兴市植物保护站)


单位名称绍兴市粮油作物技术推广中心(绍兴市植物保护站)法定代表人周宇尘
住所  绍兴市镜湖新区凤林西路168号
开办资金(万元)256经费来源全额拨款
年初数(万元)368.73期末数(万元)256.80
宗旨和业务范围粮油作物、土壤肥料等技术、品种的引进指导;种子市场监测调控、种子储备;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指导;植物保护的行政辅助工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600E9559501XA举办单位绍兴市农业农村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度,我单位在绍兴市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1.抓好粮食生产,完成省下达任务。2.深化技术指导服务,加强在重要农时、灾害性天气的指导服务,抓好春备耕、“三夏”粮食生产和晚稻生产指导服务;及时掌握水稻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并加强分析会商,发布防治指导意见,结合当地实际,提出针对性防控措施。3.抓好新品种引进示范推广,布置连晚新品种示范。4.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作。土肥线进步注重工作创新和技术集成。植保线继续指导做好作物健康小镇、水稻统防统治整建制镇、省级和市级绿色防控示范区、零化学农药示范区等建设和培育示范性统防统治服务组织等工作。5.指导各地开展三普工作,完成表层验收和市本级成果汇总招标工作。6.指导开展耕地地力监测和培肥工作,全面提升全市耕地的地力和健康水平。7.加强农村能源工作指导。继续开展农村沼气集中供气安全利用情况的排查整治,对排查到的隐患督促整改,进一步落实沼气安全生产责任;继续督促推进生态沟渠建设工作和做好2024年度生态沟渠第三方评估工作;指导各区、县(市)做好2024年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审核汇总春花作物秸秆台账。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1.深入开展粮食生产技术指导服务。实行“点对点”现场指导和线上指导服务相结合。一是开展“五送”服务。协助上虞区做好全省春耕生产现场会机插育秧等相关准备工作,开展现场咨询服务,发放技术资料500余份。联合市气象服务中心发布农业气象情报14期、病虫害发生气象预测1期,发送至各地农业大户。二是创新服务举措。新组建粮油作物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中级及以上农技人员全面参与,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开展调研和服务,实行与服务主体全挂联。新组建粮油和土肥2支科技特派员团队,分别各派驻2家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现场指导、试点示范、技术培训等服务,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重点加强在重要农时和灾害天气的服务。三是根据作物生长时间节点,编制水稻、小麦、油菜、玉米等四季农事活动导图。四是加强水稻苗情监测,建立早稻、连作晚稻和单季晚稻苗情监测点各1个,考察记录水稻生长发育动态,加强数据分析,指导面上生产。五是组织开展“越乡好稻米”评选活动,参评的“好稻米”均为各区、县(市)选送的优质稻米,所有参评样品通过中国水稻所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安全指标检测,六家单位的稻米产品入选2024年绍兴市“越乡好稻米”。推动我市稻米生产向优质化、品牌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2.积极开展水稻绿色高产创建。全面推广应用优质高产良种,配套早播早栽、简易控温增氧水中催芽技术、叠盘暗出苗、两壮两高等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每年组织召开全市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现场会2次。通过技术指导、交流、培训和典型示范等多形式多渠道推动水稻绿色高产创建,示范方平均亩产较面上增产约20-200公斤。2024年全市创建粮食高产万亩片8个10.2万亩、千亩片44个5.64万亩、百亩方159个2.23万亩。其中:诸暨市伟罗家庭农场、嵊州市潇家庭农场分别获得早稻、单季杂交晚稻千亩片省竞赛第二名;嵊州市三界镇长桥畈“中组53”高产示范方平均亩产684.38公斤,较常年早稻亩产500公斤左右增产180公斤以上,打破嵊州市早稻高产新纪录;上虞区东关街道三丰村厉高中大户3月30日机插的“金早645”百亩方7月13日测产平均亩产634.7公斤;上虞区上浦镇舜江村沈鑫忠大户种植的“舜达135”、“中组53”、“浙1831”高产攻关田亩产分别为728.1公斤/亩、624.99公斤/亩和666.24公斤/亩,较常年早稻平均亩产500公斤左右增产120-220公斤以上,创建上虞区早稻单产新记录,接近绍兴市攻关田最高产量水平。3.激励推动黄酒糯稻面积倍增。受糯稻种植补贴政策激励(市县两级各补贴300元/亩),种粮大户种植糯稻积极性高涨,争相种植糯稻。目前已落实糯稻种植基地面积1.923万亩,较上年翻倍增加,其中:越城区10297亩、滨海新区3750万亩、柯桥区5182亩。协助做好签约酒企对接,落实补贴资金,协调种子供应,做好技术指导等工作。4.探索创新农作制度。随着“单改双”等粮食生产奖补政策力度的增加,全市涌现了几个不同类型的三熟制模式。如:柯桥区示范小麦-早稻-大豆新三熟制模式面积250亩,小麦—早稻—大豆茬口衔接合理,技术、品种搭配到位,小麦、早稻、大豆平均亩产分别为350公斤、450公斤和700公斤,周年亩产达到吨半粮,实现亩利润达1000元以上,粮食复种指数达300%,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5.引进推广粮油优新品种。在扩大推广“舜达135”、春优系列、浙优系列等新品种的基础上,今年示范推广了“金早645”、“浙1831”、“甬优59”、“甬优31”等早晚稻高产稳产新品种,引进扬麦系列、镇麦系列等抗赤霉病和大穗型小麦高产新品种,上虞、越城部分习惯直播栽培的农户自发从安徽引进“化感2205”特早熟品种搭配“嘉67”双季双直播栽培模式。引进推广浙大630、越优1203等耐迟播油菜高产品种。粮油作物品种结构更加优化,为我市大面积单产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6.开展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落实早稻、单季晚稻、优质稻米新品种展示区各1个,共展示30余个品种;制定绍兴市杂交水稻种子纯度监测实施方案并开展种子纯度田间检验相关工作。协助做好长江下游水稻新品种大会筹备工作。组织参加全省农业行业种子检验技能竞賽,我市2名选手获优胜奖,其中嵊州市良种繁育场缪添惠获“浙江省农业技术能手”称号。7.抓好种子储备管理工作。一是加强种子储备工作指导,督促承储单位落实储备任务,强化对储备种子的生产、加工、存储和保管的全程跟踪监督检查,确保储备种子数量和质量。3月开展了储备种子仓储防汛防台风险隐患排查。完成2023年市级储备种子转商前验收,2024-2025年市级储备种子合同签订、种子储备入库等工作并按合同规定支付储备企业舜达种业公司11.93万元。二是做好种子市场供需情况调查和余缺调剂工作。根据区、县(市)早稻、常规晚稻、杂交晚稻等种子备种情况和计划种植面积,分析有缺口品种,加强与种业公司沟通协调,通过提前调运予以弥补,确保备种数量充足,同时做好秋冬播作物种子备种调查。8.加强水稻病虫害监测预警。目前市、县两级已加挂植保机构牌子,全市共有专职植保技术人员21名,负责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与防治,加强农作物病虫害智能监测点建设,投入智能虫情测报灯和智能性诱等监测设施设备,做好“浙江乡村大脑植保服务在线”平台接入。鼓励各地建立统防统治数字化台账。切实加强监测预警,积极发挥8个市、县合建病虫害测报点作用,发布农作物病虫情报5期;全市植保机构通过短信、微信、网络等形式发布各类病虫情报54期;技术培训19期1258人次;防治信息256865条;现场指导429人次。9.指导开展水稻病虫害防治。按绿色防控思路,及时制定《2024年绍兴市“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实施方案》。3月发出《做好春化作物病虫防控工作的通知》,加强小麦、油菜病虫防治,全力保障春化作物产量,今年上报小麦赤霉病发生防治周报13期,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控调度表6期,全市小麦赤霉病防治34.30万亩次,二化螟灌水杀蛹22.25万亩;上报油菜发生防治周报17期,全市防治油菜菌核病3.4万亩、蚜虫1.4万亩。抓好早稻病虫防治,指导开展早稻种子处理及化学除草,预防恶苗病、稻蓟马、灰飞虱等危害,分析我市早稻中后期病虫害发生趋势,提出相应防治意见。抓好晚稻病虫防治,分析晚稻中后期病虫害发生趋势,指导农户开展单季晚稻穗期“三虫三病”混发与综合防治。2024年上报水稻病虫周报表24期,全市水稻病虫害累计发生面积463.11万亩次,累计实施防治面积828.8万亩次,有效的降低了产量损失,挽回损失15.42万吨,实际产量损失率仅为3.17%。10.持续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发展。以植物健康小镇建设为引领,推广农业防治、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加强植保飞防等先进植保技术、农药(械)的推广应用,指导农户及时科学安全用药,提升科学防控能力,完成创建省级绿色防控示范区15个、省级星级植保服务组织1家、市级绿色防控示范区20个;创建零化学农药示范区6个;培育、规范提质示范性统防统治服务组织30家;推进落实水稻统防统治整建制镇3个;建设作物健康小镇试点1个;进一步加强对统防统治数字化工作指导,加快飞防数据的归集和浙农优品-统防统治数字模块的应用,据统计,今年全市主要农作物统防统治面积76.7万亩,完成率111.16%,截止12月中旬可提供电子台账的主要农作物统防统治面积52.68万亩次。11.全力推进土壤三普工作。截至11月18日,全市完成外业调查采样4484个,完成样品制备6017个,完成内业检测化验6188个。在完成前期调查采样、检测化验的基础上,强化和成果编制技术支撑单位对接,要求成果汇总体现地方特色,图件和文字及数据符合技术规定,组织开展了市级、省级验收,要求各区、县(市)针对验收意见抓好整改,做好三普成果应用。12.指导做好土壤健康工作和耕地质量提升工作。一是制定《2024年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计划》、《2024年全市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方案》,分解任务指标,督促各地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相关措施。二是对全市15个申报的健康土壤基地开展技术指导,各区、县(市)对健康土壤示范基地培育主体进行初评,我中心对全市土壤健康示范培育基地进行复核,并按综合评分从高到低择优确定了2024年健康土壤示范基地。三是2024年全市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实施面积为207.98万亩次,全市平均耕地质量等级达3.51较上年提升0.02,集成耕地质量提升技术模式3个,开展75个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实施区调查。并协助完成耕保考核相关任务。四是加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整理收集浙耕肥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农用地土壤污染预警监测工作的通知》和2024年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监测点(国控点)的有关信息,督促各地调整点位和信息记载等工作。开展各区、县(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并做好年度土壤-农产品协同监测工作。编制全市严格管控区种植负面清单。13.持续推进化肥减量。一是落实2024年全市化肥减量增效科学施肥工作实施方案,调度全市进展情况。二是开展化肥减量项目实施。争取到全国化肥减量三新技术项目县落户我市新昌,编制实施方案,落实相关技术措施,推进项目实施。开展化肥利用率各类田间试验示范18个。创建省级科学施肥增效示范方14个。并抓好长期定位监测点数据审核。三是督促各地加大取土测土和配方肥、有机肥补助力度。初步统计,截止12月18日,全市取土量4258个,测土量4238个,分别完成任务的122.29%和121.71%;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90.3%;配方肥和按方施肥推广量7.51万吨,可提供电子台账的配方肥推广5.7082万吨,完成率106.5%,有机肥应用数量7.09万吨,其中省补商品有机肥1.1325万吨。14.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工作。及时提供涉农肥药问题调阅资料,抓好督促整改工作。参与环保督查重点信访件现场调研,实地踏勘诸暨、滨海新城。15.重抓秸秆高质量综合利用工作。一是加强行政推动。部署全市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专项行动,重抓省级标准化秸秆收储中心、区域性秸秆收储中心建设和规模化秸秆利用企业培育,特别是针对当前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12月9日专题召开全市推进会议,调度全市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情况,研究破解工作推进中难题。二是加强专题调研。年初开展全市秸秆焚烧治理工作专项督查调研。3月开展省级农作物秸秆产业化利用试点项目调研,7月赴各地开展秸秆利用情况调研。8月赴嵊州市实地踏看省级农作物秸秆产业化利用项目进展和全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场推进会筹备情况。三是加强政策推动。出台了《关于高质量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实施意见》、《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行动方案》、《绍兴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三年工作清单》和《绍兴市区域性农作物秸秆收储中心建设导则》,推进区域性农作物秸秆收储中心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健全秸秆收储运体系。2024年全市投入5098万元,建成省级标准化秸秆收储中心8个、区域性秸秆收储中心主30个和村级秸秆收储网点162个,培育(新、改、扩建)规模化秸秆综合利用企业6家;培育秸秆综合利用科技研发中心,研发制造稻草蚕砂混合发酵翻抛机、生物质燃料颗粒机、粉碎收集机。16.切实抓好沼气用户安全利用工作。指导做好农村沼气领域低温雨雪、高温台风等恶劣天气的安全防范工作。开展集中供气沼气工程安全利用情况排查,赴诸暨市店口、暨阳、璜山、新昌县儒岙等镇(街)检查安全生产,及时整改检查发现的4处安全隐患;严格落实沼气安全生产责任,特别是在全国“两会”、国庆期间,扎实推进农村沼气设施“三个一批”专项整治行动,对问题隐患逐一整改。并赴新昌县儒岙镇圳塍村开展沼气安全用气知识宣传,发放沼气安全使用资料100余份。17.推动生态拦截沟渠建设。推动完成2024年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建设任务3条。7月赴各区、县(市)开展2024年度生态拦截沟渠建设和运维状况第三方评估,随机抽取了2018-2021年间建成的12条沟渠评估运维情况,评估2023年新建7条沟渠建设与运维情况,调研2024年沟渠建设进展情况。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2024年上半年雨水较多,一定程度影响早稻和小麦的生长。因3月下旬天气晴好,温度适宜,直播早稻出苗率高,部分直播早稻田块苗数过多;机插早稻也因雨水过多而搁田效果差,部分田块苗数过多,部分苗数过多的早稻田块易发生倒伏。4月全市平均面雨量276毫米,居历史同期第一位,比常年同期异常偏多127%。小麦赤霉病发生与抽穗扬花期(我市一般为4月前后)降水量高度相关,致使今年我市小麦赤霉病总体较常年发生较重。
四、下一步打算1.粮食播种面积保持稳定,油菜扩面有新突破,力争高产竞赛再创新高,粮油单产再提升,粮油生产能力再上新台阶,着力聚焦稻麦1400公斤省级攻关。2.创建省级稻麦绿色高产千亩示范片3个、油菜示范片4个、旱粮百亩方5个、水稻高产攻关田4个。粮食种子储备186万斤。3.完成肥药减量有关考核任务。4.深入实施土壤健康行动。借助全国土壤普查,全面摸清土壤健康状况,完成成果汇总工作并高标准通过省级验收及形成绍兴特色成果;推广适用技术,提升耕地地力,创建省级健康土壤基地14个;加强受污染耕地分类管控,实现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93%以上。5.指导推动8条生态拦截沟渠建设,推广农田退水技术覆盖面积4万亩;秸秆利用率达96%以上,离田利用率达35%以上。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2024年12月25日,完成事业单位法人变更。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