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添加收藏 
目前的位置:首页 > 事业单位年度报告
【 字号: 【打印】 【关闭】 视力保护色:
绍兴科技馆(绍兴市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


单位名称绍兴科技馆(绍兴市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法定代表人陶思敏
住所  绍兴市镜湖新区洋江西路528号
开办资金(万元)3954.82经费来源全额拨款
年初数(万元)3763.91期末数(万元)3555.14
宗旨和业务范围科技教育,培训展览,技术咨询服务和场地服务,科技图书,资料信息等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600471352213W举办单位绍兴市科学技术协会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度,我单位在绍兴市科协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2024年,绍兴科技馆认真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管理,党建为引领,加强教育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在弘扬科学家精神、探索新质生产力科普、做好多元科学教育、场馆提质升级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接待观众51.1万余人次。(一)创新实践,探索新质生产力科普创新新质生产力科普,以“前沿•开放•协同”为主题,举办长三角新质生产力科普交流活动暨绍兴市庆祝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场活动,在长三角地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活动设置科普宣讲、资源共创、主旨报告、专题访谈、路演式科普等环节。两院院士朱诗尧、房建成,第十二届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浙江省科普联合会会长周国辉,全国“两会”代表倪闽景等知名科学家、科技工作者和长三角地区科普场馆、科研院校负责人等150余人参加交流活动。征集发布5大类439件科普资源,启动由长三角地区35家科普场馆参与的科普研学活动。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等长三角地区5家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对15项最新科技成果进行路演式科普。活动开幕式全程现场同步直播,在26家媒体和社交平台刊发信息报道44篇。周国辉会长在潮新闻《读端》栏目发表评论《推动科普工作融入发展的各个领域》。推出自主策展的“东方明珠”珍珠新质生产力科普展,通过现场体验开蚌、手工串珠、抖音直播等普及珍珠科学知识、助力企业提质增效、推进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二)展教结合,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精心打造科学家精神展区并开展,组织致敬科学家追梦新时代——助力“开门红”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活动,两院院士杨树锋、何祖华,省科协领导、市领导等出席,全市中小学生代表、相关部门和行业领域代表和媒体等150余人参加,潮新闻全程直播。杨树锋、何祖华院士入驻绍兴市院士科普工作室,现场向全市青少年送出寄语。优化提升科学家精神展区内容,获中国科协韩启德主席亲笔签名寄语并展示。作为地方馆唯一代表参加中国科技馆“科学家精神进校园”主题活动,分享绍兴经验。在全省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解说员提能培训班上作典型交流发言。积极响应2024年现代科技馆体系联合行动,开展“礼赞科学家致敬新时代”等活动。完成2023年度绍兴市院士专家工作站总结考核答辩,成绩良好。邀请知名科学家、科研工作者来馆进行讲座和交流,为观众提供与科学大师面对面接触的机会。在新馆开馆十周年成果展示活动中,邀请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周忠和作《我的科普实践与体会》主题报告,分享他投身于科普30余年的感悟与体会。与上海科技馆联合举办“遇见@科学家——致敬徐光宪院士特别活动”,讲述徐光宪院士致力科学、培育人才、奉献祖国的大师风范,鼓励青少年们以实际行动学习、传承、弘扬徐光宪院士的科学家精神。(三)馆校结合,探索多元科学教育连续两年承办2024年现代科技馆体系“馆校合作中小学教师科学教育实践能力提升培训”项目(长三角唯一)。国内科普领域专家、高校老师、资深教研员和科技金牌辅导员等9名专家参与授课和案例分享,来自全省中小学教师、科技馆辅导员代表共107人参训,40课时,培训全程同步线上直播。入围并推进2024年科技馆体系协同开展区域性科学教育中心建设项目(全国仅10个),结合STEM教育理念,探索与绍兴特色文化、产业融合的科学教育研究和实践。绍兴市中小学生科技教育实践基地累计开展中小学生科技实践活动51次,接待中小学校39所。赴王坛镇中心小学开展科技教育乡村行,签订《科普助力“双减”馆校共建协议》。对已有的200门课程资料进行优化完善,择优编印科学梦工场精选课程集。组织开发《气压式喷水火箭》、《深度知觉之灯光隧》、《轻雾飞扬》等15项科学教育研学课程,开展试讲与磨课。印发《关于开展2024年绍兴市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通知》,积极动员、广泛组织全市中小学生参加各类青少年活动比赛。组织参加第十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浙江赛区)复赛、第十届绍兴市校园科学达人比赛和2024年绍兴市中小学生编程比赛等;组织宣讲发动全市学生参加浙江省中学生英才计划,21名学生入选。择优参加浙江省第十届青少年科学嘉年华活动队伍全部获奖;组织参加第38届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32个省级奖项,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获一等奖5个(送全国赛3个);二等奖10个(1个获专项奖),三等奖12个;科技辅导员创新成果一等奖1个(送全国赛),二等奖3个,三等奖1个;获优秀组织单位奖。(四)精心策划,主题活动精彩纷呈在重要时间节点推出“龙腾盛世迎新年科普盛宴庆团圆”、“游遍春光,共话科学”、“畅游科技‘五’限可能”、“科技传承,梦想启航”、“筑梦六一,探秘科技”“少年兴•强国梦”“仲夏科技潮欢乐无极限”、“中秋探月,科学启智”、“全生命周期守护,让健康从‘齿’开始”、“相约科学一路同行”等主题活动。开展“认识地球,探秘生命”、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活动;推出“向榜样致敬与榜样同行”、红十字“救”在身边活动、“科普助残共享美好生活”、“悠悠艾草香,浓浓端午情”等专题活动;全年开展科普活动700余场,5.6万余人次参与。其中科普研学活动127场,2.3万人次参与,基于展品的科普活动589场,3.8万余人次参与。继续抓好志愿队伍建设,全年共招募志愿者2396人次,开展志愿活动26次。科普大篷车下基层44场,吸引3万人次参与。组织2024年全国爱牙日科普活动,科技工作者、市民、学生代表300余人参加活动。中华口腔医学会会长郭传瑸等11位国内顶尖口腔专家提供口腔健康咨询服务,郭传瑸代表中华口腔医学会向市科协捐赠口腔健康科普大礼包。开展“专家进展厅”、“科普剧展演”和“魔力科学秀”的全国科普日科普嘉年华活动。(五)多措并举,扩大社会影响力建设前沿科技展区,设置科技成果和互动展品展示区2个区域,展示我国前沿科技创新成果、国内前沿科技企业创新产品和先进科技企业的创新成果,助力前沿技术成果转化。在数智科技馆1期科普服务平台、智慧服务平台、数据管理平台、综合管理平台的基础上,建设数智科技馆2期项目。进一步依托展区更新,积极打造亮点活动,结合展品展项、科学实验、科普知识、活动宣传等内容制作成抖音、微信共240余期,策划开展抖音直播12场。(六)多措并举,保障场馆业务水平以赛促训,巩固提升员工业务素质。组织开展岗位技能比武,通过岗位练兵、常学常讲,积极打造“高素质、高水平、高要求”的科普队伍。积极参加第十一届全国科普讲解大赛浙江省选拔、科普教育基地可持续发展目标讲解大赛、2024年浙江省应急科普宣讲大赛、第八届全国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浙江选拔赛”和第三批绍兴市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优质课程”评选活动等,获第七届全国科学实验展演汇演特等奖和最佳表演奖,第八届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两项一等奖、一项三等奖等。组织员工素质拓展训练,增强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活力。开展交流分享,扩大行业影响范围。参加2024年“馆校合作中小学教师科学教育实践能力提升培训”第一期、2024年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暨青少年科学教育工作委员会研讨会议、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年会、长三角科普场馆联盟工作会议和青年论坛、科普教育基地特色活动绍兴行科普活动等,并作分享交流。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科普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科普活动研发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下一步打算(一)创新细化服务举措,为民提供优质精准服务一是创新讲解参观模式。针对不同年龄或不同主题策划主题线路辅导,精心编排科学故事脉络,打造剧情化沉浸式参观新体验。结合展厅特色、线路主题和公众需求,提升讲解质量。二是提升展教活动吸引力。对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普日、国庆、春节等重要节点,精心布局,规划全年展厅活动日历。整合近年来的优秀节目,大胆创新,打造品牌科学秀。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多途径指导提升员工专业能力水平,树立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打造员工成长营。吸纳不同背景、不同专业的人员,打造多元化的志愿者队伍。(二)抓住科学教育发展机遇,突出绍兴特色一是高质量推进区域性科学教育中心建设。围绕科学教育协同育人“5+X”重点目标,探索与绍兴特色文化、产业融合的科学教育研究和实践。二是高标准提升馆校结合工作。参加现代科技馆体系联合行动,承办全国科学教育论坛。提升内容和质量,做精特色项目;加强课程的宣传推广,开展全市科学教师科学实验比武,继续实施国家培训项目和市级培训,推广科技馆科学公开课,利用课程开发资源包,将馆本教材编印成册,并在网络平台进行优秀成果展示,转化课程成果和扩大服务范围。三是高效率策划科学文化产业研学活动。面向前沿科技领域和传统特色产业开展科普活动,创作10项聚焦前沿科技知识的特色课程,科技与产业相融合。挖掘绍兴文化中的科学元素,开展科技文化研学。策划长三角科普场馆研学线路,长三角科普场馆联动开展科技研学。科技与文化相融合。(三)做强科学家精神教育工作,打造教育品牌依托绍兴资源,开展科学家精神教育和活动。用好院士资源和科学家基地资源,积极征集院士手迹手稿用品,丰富院士展区展品。和科学家基地联动,开展展品交流。注重科学家精神课程的开发与推广,打造科学家精神教育特色课程。发挥院士工作站和院士科普工作室作用,策划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打造具有绍兴特色的科学家精神活动品牌。争取上级资源,主动对接国家级场馆。争取其馆藏精品展在绍兴展出,让公众在家门口就能感受科学家的卓越成就和生平事迹。开展联合行动,共同策划实施联动活动、主题讲座、交流学习,编演科学家精神科普剧,开展优秀科技辅导员联合宣讲。发挥特色展区作用,改造科学家精神研究中心和院士科普工作室,切实发挥科学家精神教育作用。不断优化展示效果,开发科学家精神线上展区功能。(四)发挥科技馆社会效益,扩大辐射服务一是打造前瞻科普活动。围绕年度重点,紧扣核心实事热点,依托国家级学会丰富的教育资源与专家支持,联动行业联盟策划一场辐射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科普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吸引行业大咖和公众的广泛参与,提升科技馆的社会影响力。二是构筑科普品牌矩阵。打造“科学在行动”“科学有意思”“科学来探索”等品牌矩阵,“科学在行动”品牌为系列科普实践活动,“科学有意思”品牌为网络IP品牌,“科学来探索”品牌为科普集市活动。三是策划“行走的科技馆”项目。利用科技馆展品、科普大篷车及丰富的教育资源,深入社区、学校及偏远贫困地区,构建微型科技馆,提供定制化科学教育与活动支持。同时携手社会组织与企业推出“科学种子计划”等活动。(五)因地制宜开展场馆研发,人工智能赋能场馆一是场馆改造,开启升级新征程。按照国家“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治国理政要求,计划更新改造应急科普区,加大应急科普宣传力度。二是载体突破,数智引领新潮流。开发数字展品,通过3D建模技术,打造沉浸式的虚拟展览空间。利用数智科技馆,做好移动端适配,实现数智科技馆手机版功能和智能导览,为观众提供最优参观路线和讲解内容。二是打造IP,塑造独特辨识度。打造具有鲜明的绍兴地域特色和科技元素的IP,准确传达品牌内涵和价值,具有较高的辨识度。持续扩大粉丝粘性。做好微信号和抖音号日常运营,维护微信粉丝群,把核心粉丝聚集起来交流互动。通过定期直播等形式增加网络平台关注和粉丝人数。三是自主策展,展现科普新魅力。策划实施绍兴科技文化科普展,展览凸显科技文化特色,挖掘绍兴文化背后的科技元素,推动绍兴的科技创新和文化发展。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绍兴科技馆组织开展的“礼赞盛世,科普同行”——国庆六大主题活动被中国科协办公厅评为2024年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原创的《声音迷踪之“驻”丝马迹》荣获科学课程(活动)一等奖,原创的《高原上的“大白鲸”》荣获科普短剧一等奖,展品辅导获三等奖。原创的科学实验《重返地球》获第七届全国科学实验展演汇演特等奖和最佳表演奖。群众信访投诉彩虹儿童乐园儿童收费,恢复线上预约和眼睛受伤等。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