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添加收藏 
目前的位置:首页 > 事业单位年度报告
【 字号: 【打印】 【关闭】 视力保护色:
绍兴舜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绍兴市汤浦水库管理中心)


单位名称绍兴舜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绍兴市汤浦水库管理中心)法定代表人秦琳琳
住所  绍兴市越城区洋江西路589号9号楼
开办资金(万元)10经费来源全额拨款
年初数(万元)5.54期末数(万元)5.54
宗旨和业务范围承担绍兴舜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600MB1C362252举办单位绍兴市水利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舜江源管理中心牢固树立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统筹落实汤浦水库饮用水源地保护、科学管理舜江源山水林田等自然资源,指导协同汤浦水库和舜江源保护区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了积极成效。11月20日,陈伟军副市长赴舜江源保护区开展巡林工作,对保护区(汤浦水库)开展智慧森防系统建设成果表示充分肯定。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1.完善生态补偿,坚决守牢水源地水质安全底线一是推动更新保护区上游四乡镇水源地生态补偿政策。保护区管理中心先后5次赴市财政局专题对接生态补偿资金保障,牵头市水源办成员单位赴嵊州市谷来镇,柯桥区王坛镇、平水镇、稽东镇等水源地乡镇开展实地调研,精心吸纳基层意见建议,成功推动水源地生态补偿资金提升至8350万元,明确将不少于20%的年总补偿资金用于民生保障支出。2月20日,市府办正式印发《绍兴市汤浦水库和平水江水库生态补偿工作实施方案》;二是完善水源保护工作检查考核办法。会同市生态环境局、市原水集团对日常检查重点、水质监测标准等检查项目完善更新,并经书面意见征求及座谈交流后,编制印发《市汤浦水库水源保护工作检查考核办法》指导日常检查工作。三是强化问题发现整改闭环。利用“人工+无人机”方式开展水源地日常巡查180次,牵头开展汤浦水库全流域专项检10次,督促流域河道施工环水保措施、沿岸生态保护等落实到位。累计印发《汤浦水库水源保护工作日常巡查情况通报》35期,报送市领导《关于汤浦水库水源环境保护检查情况的函》10期,发现并交办问题154项,协调处置重大问题5项,完成整改137项,整改率90%。截至目前,Ⅱ类水标准达标率100%。6-11月连续六个月达到I类水标准。四是制定资金补偿分配方案。根据《绍兴市汤浦水库和平水江水库生态补偿工作实施方案》,汇总审核上游乡镇人口、面积、水质等考核佐证资料,牵头制定《2024年汤浦水库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专项资金分配方案》并报市财政局。开展生态补偿评估工作,编制2023年汤浦水库生态补偿资金绩效评价报告。2.坚持保护优先,坚定维护舜江源自然生态安全一是落实生态监管。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保护区生态环境长效监测技术服务支撑单位,借助社会化力量补齐人员技术短板,开展保护区生态环境长效监测,落实疫病疫源监测、生态环境巡护、自然资源建档等工作。按林长制年度考核任务要求完成陆生野生动物疫病疫源监测251次,巡查里程1723公里,护林巡查保持全市第一,并新发现记录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东方白鹳、黑鹳、白枕鹤等旗舰物种。督促指导汤浦水库公司完成清淤工程环保督查、自然资源督查问题整改。会同属地执法部门开展打击偷盗渔业资源专项行动16余次,7人移交执法部门处罚。二是增强科研力量。与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舜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成效自评估,生态环境变化评估等级为变好,顺利通过省生态环境厅验收。根据省林业局考核要求,组织开展保护区在上虞、柯桥境内省级重要湿地申报,主动配合上虞、柯桥两区做好湿地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汤浦水库取水口水质在线监测系统顺利投运,实现11项水质指标实时监测。完成汤浦水库底泥变迁项目结题,生态浮岛项目可研方案编制,并与中科院南京地湖所、温州大学联合开展异味物质研究,重点关注水库藻类变化情况。三是深化库区标准化建设。新建1公顷生物多样性长期监测样地1个,累计已建设1公顷大样地2处,0.04公顷小样地7处。实施林区安全基础养护项目,开展2023-2024年松材线虫病枯死松木清理工作,接受全省二轮现场督查获得认可;清理巡护便道60公里、养护生物防火林带40公里,实施森林消防设施设备维养20次,新增应急水源21处。发挥联防共治作用,设立库区执法中队,开展生态联勤警务站建设工作。3.紧盯安全红线,督促落实“三个必须”重要原则一是构建齐抓共管格局。按照“三管三必须”原则,制定《2024年度绍兴舜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安全生产工作年度任务计划》,组织召开舜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及汤浦水库区域森林防灭火工作联防会议,指导制定《2024年“春节”期间森林防灭火工作方案》《2024年“清明节”期间森林防灭火工作方案》等安全生产工作子方案,切实拧紧“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链条,逐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二是强化问题靶向治理。利用“人工+无人机”方式开展水源地生态巡查,督促流域河道施工环水保措施、沿岸生态保护等落实到位。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重大隐患专项整治行动,对问题隐患进行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累计开展岁末年初、节假日、反恐防爆、防汛防台、森林防火等检查38次,下发整改通知书5份,累计整改隐患35处。三是深化数字森防赋能。走好“智慧森防”之路,通过空地结合方式开展护林巡查,森林防火体系到位率继续保持全市第一;无人机空中巡护1852架次,巡护总距离近9000公里。集中力量,合理部署,推进重点时段森林防灭火工作,对春节、社日、清明等重要防火时段加强网格化执勤值守,累计检查祭祖人员1300批次、4661人次。走村进校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7次,通过移动网络平台推送防火提醒信息15万余条,强化森林防火宣传教育。4.发挥行业优势,守牢护好“大水缸”保供防汛安全一是做好应急响应工作。落实气象趋势研判、应急补水、水质监测等各项措施,开展人工增雨作业24次,全年发射增雨弹303枚,增加降水量约11.1mm,带来入库水量约236万m³。二是落实安全度汛措施。汛前开展专项检查,加强水工建筑物、设施设备日常巡查,确保设备完好率100%,采用“无预警、无脚本”方式开展2024年度汛前演练,完善防汛工作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三是提升安全运行水平。汛期控制运用水位动态管理方案获省水利厅批复,实现全年控制运行水位32.05米,是全省首家完成台汛期控制蓄水位调整的大型水库。完成库容曲线复核项目测绘工作,开展第三次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完成大坝安全评价报告。数字孪生水库通过验收,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建设进度达85%,年底前基本形成矩阵建设数字化成果,并在全省现代化水库运管矩阵试点建设推进会上作典型汇报发言。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加强重点保护物种的监测和保护研究工作。舜江源保护区内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颈长尾雉、中华沙秋鸭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额雁、小天鹅、鸳鸯等2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野菱和野大豆等2种。在加强主要保护对象保护同时,也要加大对重点保护物种的监测与保护研究工作。二是加强外来入侵物种的调查、监测与研究。开展外来入侵物种调查,摸清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外来入侵物种种类数量、分布范围、危害程度等情况。根据不同外来入侵物种的特点,制定具体的防控技术指南和管理策略,明确防控的关键时期、重点区域和最有效的控制方法,实现精准治理。三是提升人才队伍能力和管理支撑水平。把科研人才建设作为能力建设的头等大事,加大人才培养投入,创新拓展人才培养形式和水平,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以适应保护区发展需求,为今后保护区的有效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决策支撑。
四、下一步打算一是统筹发展水源保护。严格按照《绍兴市汤浦水库水源保护工作检查考核办法》,加强上游农业面源污染、水土流失、流域内部分河道施工工程环水保措施落实管理,确保全年取水口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达标率100%。做好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进一步推动水库上游乡镇农民增收促进共同富裕。二是强化自然资源监管。巩固森防基础设施建设,做好边界生物防火阻隔带养护、林区巡护(应急)道路维护等工作。通过集中除治和“即现即清”等方式做好林区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完善护林巡查平台建设,提升林区网格化管理;优化自然资源管理,形成有效的违法处置联动机制。三是深化数字智慧提升。针对梅汛期、台汛期,安全度汛严峻形势,持续加强与气象、水利等部门沟通对接,运用好“数字孪生”平台,科学研判形势,防汛保供两手抓。同时关注水质安全,持续加强上游水源地巡查和日常水质监测,确保高温期间森林防火形势稳定,提升水库安全运行水平。四是强化行业督管指导。协助指导做好汤浦水库库区防汛防旱、工程安全、信息化建设、水土保持及水质保护等工作,督促生态环境等各类遥感疑似问题整改销号及回头看督查等工作。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2024年12月31日单位法人提交了变更申请,更改为秦琳琳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本年度无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本年度未接受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