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虞区委编办抓好三领域机构运转效能提升 | |
| |
| 上虞区委编办始终强化改革创新这个根本动力,写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紧抓三大重点领域机构运转,及时疏通运转不畅堵点、优化提升运转效率,激发强大动能。 一是抓好金融领域运转,优化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深入开展金融领域运行情况调研,根据上级关于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和金融风险处置工作机制的建设要求,结合上虞实际,及时完善地方金融机构党建工作体制,突出党组织在金融机构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金融机构将党建工作全面纳入整体发展战略。依托“党建+金融”“党员先锋丰收驿站”等载体,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与村社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面向公众普及金融知识,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同时,完善金融执法管理机制,全面优化金融发展服务中心职能,强化数字赋能,积极推动跨部门对接,着力解决不同监管部门间信息共享不畅、监管空白和重复监管等问题,切实做到“抓监管、防风险、促发展”三管齐下。 二是抓好科技领域运行,夯实人才与科技创新基础。明确组织部、科技局、经信局在人才科技领域的职责分工,建立项目申报和资源分配全流程人员参与机制,推动形成多部门协同保障的工作模式,构建多方合力、齐抓共管的科技创新新格局。持续推进人才科技管理体制机制迭代升级,根据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需要,优化相关机构编制配置。充分发挥杭州湾经开区升格后的平台优势,加强经开区与新型研发机构的对接与管理,不断提升科技类登记设立事业单位的使用效益。加强对该类单位的全方位审核把关,引导其聚焦“专精尖”等关键领域开展攻关。例如,天津大学浙江研究院(绍兴)新引进国家级领军人才15人,开展院企合作项目(课题)57项,助力经开区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体系,有效发挥机构编制对科技发展的支撑作用。 三是抓好新业态领域运转,加快新兴产业迭代升级。围绕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和曹娥江经开区两大经济发展主引擎,推动产业集聚发展,聚焦空天经济、具身机器人、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强化经开区职能与产业发展相匹配,优化经开区机构设置,科学规划人员配置方案,推动编制分类管理和人员统筹使用,不断提升开发区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围绕空天经济、电动自行车换电等新兴产业,明确交通运输局、市场监管局等牵头部门职责,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制定,保障行业健康发展。支持曹娥江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探索改革产业引育机制,为构建新兴产业迭代升级支撑链提供有力保障。 |